天微亮,三江山鄉侗寨的茶城人頭攢動,茶香四溢,茶商商販把盞品茗,剛采摘回來的春茶嫩芽蜜香甘甜。一列列飛馳的高鐵列車,將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早春茶市與千里之外茶客茶商相連。近年來,得益于貴廣高鐵助推,三江早春茶市的發展軌跡也在高鐵助力下發生喜人變換。
如三江縣一樣,高鐵壓縮傳統山鄉圩市時空距離。浙西山區的松陽市,每逢雙數日便有數百茶商乘高鐵而來。晨露未晞時采摘的云霧茶,正午便能出現在杭州茶博會的評審席——這是高鐵速度催生物流變革助催鄉村農特訂單的生動縮影。湘西臘肉、云南菌菇……一系列農特產品通過高鐵冷鏈實現“朝發夕食”,助推農產品走出深山。昔日肩挑背扛的山民,如今動動指尖便可手機查看著市場行情、物流蹤跡。
乘著高鐵趕圩來,圩市文化乘高鐵傳。黔東南的肇興侗寨將百年歌圩搬進高鐵站,侗族大歌與現代電子樂碰撞出奇妙韻律,候車大廳變身民族文化秀場。坐上高鐵趕圩來,高鐵站車正逐漸成為文旅融合的微劇場。且看融水苗寨的銀匠通過高鐵即可當日往返粵港澳接訂單,再看三江侗族大歌隊輕松乘高鐵輾轉巡演……“廣西三月三”從山野歌圩,化身一場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節日狂歡,傳統圩市文化傳播半徑從山坳十里八鄉蔓延至千里鐵道。
當高鐵列車掠過春光里金黃的油菜花田,當歌圩里人潮涌動、大地飛歌,以高鐵站車為傳播載體的文化盛宴,讓“流動的中國”愈發多姿多彩。高鐵連接鄉土,踏平了致富路,好歌越唱致富路越寬闊,好日子天天都在歌里過。(文/圖 葉燕滲、吳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