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第二課堂”的“大思政”格局,努力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大思政”做好育人“大文章”。
2024年,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獲批自治區級“三全育人”典型學校、8個課程思政示范項目被認定為自治區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項目;12個全區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項目順利通過區級驗收;舉辦數字化時代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提升工坊、“數字賦能‘三教’改革課程思政鑄魂育人”教學研討會;成功舉辦“共筑精神家園 奮進復興征程”思政教學實踐月展演活動,開展“手繪長卷——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畫”實踐教學活動,組織學生通過“走”“讀”“講”“演”等鮮活生動的形式,錄制“講好場館里的思政課”微視頻,不斷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激發青年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大思政”一體化育人形成規模效應。
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大思政”格局建設,成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領導小組,黨委親自抓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校黨委每年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思政課建設有關問題,明確提出在科研、教師職稱評聘方面給予馬院政策傾斜。學校負責同志帶頭講思政課、帶頭聽思政課、帶頭聯系思政課教師,努力推動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
2024年,學校依托寧夏職業院校專業類課程教材研究基地,邀請國內職業教育知名專家,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提升工坊、研討會,惠及教師400余人次;先后選派15名思政教師赴山東、內蒙古、陜西等地開展實踐研修;組織多名思政教師參加全區學校第四屆“我心中的思政課”暨首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教學展示、參加第四屆“我心中的思政課”暨首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教學展示活動,錄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正確把握的四對關系”專題課程。同時,注重發揮自治區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及團隊的帶動作用,推動培育一批校級“金師”“金課”,切實提升廣大教師思政育人水平。
學校著力打造“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第二課堂”課程體系,在《形勢與政策》課程中面向全校學生開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課程;以“鴻鵠研習社”“新青年協會”等為主體,開展《追溯歷史足跡 厚植愛國情懷—深入場館上好“大思政課”》《檔案館里的紅色之旅—傳承歷史,共鑄未來》等實踐教學活動;以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心”為載體,組建了師生宣講團,先后接待中華職教社、福建省委統戰部、國家開放大學等500余人次來訪和黨紀學習教育交流活動。
學校與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了“深化閩寧協作 共促思政育人”活動,與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了思政課教學交流研討,與銀川市教育局簽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建協議,成功承辦全區高校第四屆“我心中的思政課”教學競賽,承辦山東大學-寧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云上大練兵”暨集體備課與示范教學活動,通過開展“集體備課”、教學研討等,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增強思政課教育效果。(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