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將這些種子的質檢報告和進貨臺賬請出示一下。”日前,在西北農資誠一家農資店內,寧夏銀川市公安局環境和食品藥品安全保衛分局民警聯合多部門工作人員正在逐項核查農資產品來源、質量及銷售情況。
春日的寧夏銀川平原,農機轟鳴、沃土翻新,農戶們正搶抓農時播撒希望。在這片繁忙的春耕圖景中,寧夏銀川公安以從農資安全到交通護航,從糾紛化解到法治宣傳,以行動守護“糧袋子”,為鄉村振興注入平安動能。
今年以來,銀川市公安機關堅持“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追流向”原則,針對假劣農資“產、供、運、銷”鏈條隱蔽的特點,加強案件溯源偵查,嚴打涉農資犯罪。同時,依托“行刑銜接”機制,聯合市場監管等多部門開展“護農保春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對全市農資經營場所進行“拉網式”排查,嚴打制售假劣種子、化肥等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共檢查農資經營主體80余家,抽檢農資產品42批次,從源頭上筑牢農業生產安全防線。
3月12日清晨7時,銀川市公安局西夏區交警二大隊民警在振興路查獲一輛核載9人、實載12人的面包車。駕駛員馬某為圖方便接送酒莊務工人員,心存僥幸超員行駛。民警當場對乘客進行安全教育,責令轉運,并依法處罰駕駛人。
針對春耕農忙時期農用車、面包車超員現象,銀川交警推行“科技+人力”雙軌模式:一方面通過電子監控精準鎖定高風險車輛攔截檢查,并利用無人機“空中喊話式”進行勸導;另一方面在農村縣鄉道、國省道穿村過鎮路段設卡檢查。2025年以來,共查處超員違法行為56起,開展“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宣講48場,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用“身邊事”警示“身邊人”。
在賀蘭縣南梁臺子隆源村,村民王某與李某因播種土地界限問題產生爭執。春耕在即,雙方互不相讓,于是便報了警。社區民警馬旭陽接警后,迅速聯系村干部、網格員趕到現場。他們一邊安撫雙方情緒,一邊現場丈量土地,重新劃定界限。經過耐心調解,雙方握手言和,順利完成了播種任務。王某感慨道:“多虧了民警調解,不然這地界糾紛得誤了播種!”
將警務工作前移至田間地頭,春耕期間,民警深入田間地頭,排查土地劃界、農資消費等糾紛,確保矛盾“不出田、不上交”他們主動靠前,聯合村干部、網格員、治保會隊員等群防群治基層力量,將警務工作延伸到田間地頭。通過現場調解、法理教育等方式,累計調解涉農矛盾40余起,調解成功率超過95%。農戶李大哥豎起大拇指說:“幸虧有警察在身邊,為我們解決了很多麻煩。民警們就是我們春耕生產的守護者!”
在金鳳區豐登鎮集市上,民警支起宣傳攤,一邊發放《農資選購指南》,一邊用大白話提醒農戶:“網購農資要留憑證,陌生鏈接千萬別點!”針對春耕期間常見的電信詐騙、盜竊農資等問題,銀川公安推出“移動宣傳站”,用案例展板、微信群推送等方式,把防盜、反詐、禁賭知識送到農戶手中。同時,民警還走進田間地頭,開展“春耕護農”行動,現場指導農戶如何辨別假冒偽劣農資,提醒大家注意防范各類風險。(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