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種好不容易長出來的植被,千萬不要再破壞它,扎草方格的時候盡量避開它。”在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河東毛烏素防沙治沙系統治理區,工人們嚴格按照要求,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默契配合,分組開工,有序“接力”。
拉線、開溝、鋪草、扎草……在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后,一方方網格狀沙障如“魚鱗”般從無到有、漸次鋪開、伸向遠方,鑲嵌在高低起伏的沙丘間。這種采用傳統草方格固沙工藝與現代滴灌技術相結合的治沙方式,不僅能有效降低地表60%的風速,更通過配套節水灌溉系統使沙層含水量提升30%,為后續檸條、花棒等耐旱灌木種植創造有利條件。
在平羅縣高仁鄉的河東沙地系統治理項目區,一片片連綿不斷的沙丘向遠處延伸,稻草包分散在沙丘上,稻草包所在之處,都是馬上要進行草方格鋪設的地方。貨車送草、拖拉機運草、工人拉線種草,一臺臺機械循環往復,一項項工作有序開展,為新一年人與沙的“拉鋸戰”加足“馬力”。
據了解,毛烏素沙地西緣是寧夏防沙固沙的重要區域,總面積為71萬畝,早期荒漠化面積50余萬畝。近年來,平羅縣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為牽引,圍繞新技術、新模式、新品種、新機制,通過產業治沙、光伏治沙、工程治沙等治理模式進行防沙治沙,荒漠化面積減少至如今的14萬畝,沙漠植被覆蓋度從不足10%提高到57.2%。
“2024年,我們累計投資2.35億元,實施10個重點項目,完成營造林任務5.1萬畝,沙化土地綜合治理2.6萬畝,建設荒漠化示范試點0.5萬畝,栽植喬灌各類苗木500萬余株。”平羅縣自然資源局生態修復室項目負責人白金科介紹。
平羅縣結合沙漠、濕地等地理特征,重點圍繞黃河“幾字彎”攻堅戰部署要求,積極爭取自然資源領域防沙治沙、林草濕荒保護修復、礦山修復等13個項目,概算總投資1.88億元。目前已落實重點項目6個,項目投資達1.42億元。
“河東沙地系統治理項目分為15個標段,目前已全部開工建設。今年我們以主要以毛烏素沙地西緣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扎實推進項目建設,采用工程固沙加灌草綜合治理和灌草綜合治理兩種模式,計劃完成沙化土地綜合治理5.03萬畝。”白金科說。(中國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圖片 石嘴山市新聞傳媒中心周麗華 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