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3月3日第三版截圖
過去一個月,一位古巴飛行員老爺爺的故事牽動著很多中國網友的心。60多年前,年輕的古巴小伙阿爾貝托·阿隆索·圣胡安在中國航校受訓。如今,已經年邁的他希望能夠重續當初與中國教員的那段藍天情誼。
這位老爺爺的故事能夠為人知曉源于一段發布于今年2月初的視頻。一位中國博主在古巴特立尼達小鎮的街頭偶遇了瘦削、白發蒼蒼的老人,他也被親切地稱為Tito。
視頻中,Tito自豪地展示了他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一所航空學校的畢業證書、寫滿中文和西班牙語的筆記本,以及珍藏的勛章。
然而,當Tito提到他的很多朋友已經離世,并詢問從古巴飛往北京要多少錢時,視頻的氛圍突然變得令人心酸。這段視頻打動了許多人,網友紛紛在評論區留言,感慨這段跨越時空的情誼,有的還提供線索,希望能幫助Tito找到當年的中國教官。
就在上周末,這段跨越半個世紀的情誼迎來了圓滿的結局。古巴當地時間2月28日,Tito與十幾位昔日前往中國學習飛行技術的戰友,見到了來看望他們的中國空軍代表。
中國空軍代表還帶來了當年教授他們飛行技術教員的視頻和書法作品,送上親切問候和美好祝福。
中國駐古巴大使華昕在會面活動中表示,中國空軍不遠萬里來看望曾在華培訓的古巴老飛行員,大家相聚在一起實現具有特殊意義的“大團圓”。
根據中國駐古巴大使館發布的一份網絡聲明,華昕說:“這一刻共同續寫跨越半個世紀的師生情,牢不可破的戰友情,歷久彌堅的同志情。”
據悉,20世紀6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某航空學校承擔了為古巴培養飛行員和地勤人員的任務。
盡管存在著語言不通等困難,中國教員通過精心擬定訓練大綱、編印外訓教材、使用教具模型輔助教學等方式幫助古巴學員吃透理論、練精技術。在一年多時間里,學校共培養220多名古巴飛行員和地勤人員,他們回國后很快成為古巴空軍的中堅力量。
在重逢儀式上,退役古巴飛行員亨利·佩雷斯表示:“我認為發生在我們身上最好的事情,就是接受了來自中國這個偉大國家,充分、無私、團結的培訓。”
中國與古巴于1960年正式建交。古巴空軍與防空軍司令羅德里格斯少將強調,中國為古巴軍事人員提供的培訓支持,對增強古巴國防能力建設起到了關鍵作用。
據《臨汾日報》報道,現年90歲的中國教官彭國洪曾在山西臨汾培訓過3名古巴飛行員。
“雖然語言不通,但古巴學員刻苦學習中文,他自己也會講幾句簡單的西班牙語。”彭國洪回憶說,“我們年齡相差不大,所以關系比較親密。”
彭國洪說,古巴飛行員們能夠適應夜間的寒冷天氣。
“那時候我們教員和學員一起同吃同住,雖然條件艱苦,但也很快樂。”他說。
(中國日報記者 王小予 朱興鑫|邊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