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銀川現在的發展感到欣喜,作為銀川發展的一分子倍感自豪。我們是一個做特種石墨的企業,2020年進入銀川,2023年完全建成,這幾年的時間,感覺到銀川的營商環境都特別好,我們經過不到三年的時間建成了一個全球來說都是高質量的石墨企業,這里既有企業的努力,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包括今天大會中說到的“白名單”(《銀川市涉企行政檢查“白名單”制度(試行)》),能夠讓我們更多地參與到銀川的發展中,讓我們覺得銀川未來的發展也存在很多機遇。”賽邁科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明接受采訪時表示。
3月3日,寧夏銀川市舉行第三屆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營商環境全方位提升推進大會,發布《關于厚植營商沃土 打造“宜商銀川”若干措施》,通報表揚50家優秀民營企業和100名優秀民營企業家,宣讀首批銀川“親商大使”聘任文件,并頒發證書、獎杯、大禮包。
大會現場同步召開親清政企連心會、金融特色服務及產品發布會、“鏈”通供需“益”企協作重點產業供需對接會、“聚才興業 賦能民企”服務對接會四場活動,分別聚焦企業惠企政策、金融服務、產銷對接、人才招聘等需求,發布城市機會清單、城市發展負面清單、優勢企業供需清單、公共就業服務活動清單和特色金融產品等系列政策措施,為企業組織金融、人才、供需等方面的對接活動并舉行簽約儀式。
2024年,銀川市成立市營商環境促進局,審批局+營商局雙模式領跑全國。獲評“2024營商環境十佳城市”,連續三年榮獲“中國投資熱點城市”。
《銀川市全面構建營商大格局打造辦事“標準之城”的實施方案》明確,13家單位牽頭落實130項重點任務。出臺《關于全力構建營商環境大格局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圍繞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等4方面制定15項舉措。
《銀川市第一批城市機會清單》,涵蓋政府供給等4大類100條機會清單。推出“政企通”惠企服務平臺,集成政策智能匹配、線上一鍵申報等功能,累計上線政策202條,平臺兌現獎補資金2億元,減稅降費超80億元。市場經營主體突破40萬戶。
據了解,銀川市致力于搭建良好政企溝通的橋梁、雙向暢通的渠道,創新推出企業服務專廳、訴求直達等9項制度,為優秀企業家開展機場貴賓通道、景區暢游禮遇等15項禮遇服務,增強企業家“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深化市領導聯系重點民企及“千名干部包千企”機制,市領導聯系服務企業200余次,通過“現場辦公+跟蹤督辦”模式,推動企業訴求高效化解。依托“5556666”企業服務專線,全年受理訴求493件,專廳提供幫辦代辦服務4557件次。全部涉企單位舉辦“惠企日”“交心日”“宣講日”“伙伴日”四日活動700場,推動寧夏企業服務平臺(168平臺)、政務服務網、“我的寧夏”APP、“12345”熱線互聯互通,實現192件訴求全量歸集、智能轉辦。
目前,銀川市通過“雁陣計劃”累計引進科研創新人才162名,依托“十萬大學生留銀川專項行動”吸引14萬名青年人才留銀就業創業,生動詮釋“尊才如金、待才如友”的城市人才理念。培育做強共享集團、沃福百瑞、蒙牛乳業等領軍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分別達342家、227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達14家、占全區50%。扎實推進六盤山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新認定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家、孵化器和眾創空間11家,累計擁有各類創新平臺559家,蟬聯“中國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寧夏黨委常委、銀川市委書記趙旭輝表示,銀川市熱烈歡迎支持城市發展的優秀企業家,將同民營企業家一起,承擔時代責任,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寧夏篇章,展望銀川美好未來。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圖片 王雅昕 楊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