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百鐵路的建設工地上,有這樣一位身影,他總是迎著晨曦出發,伴著星光而歸。他就是被大家親切稱為“老余”的電工余亨明。
清晨時分,大地還沉浸在黎明前的靜謐之中,當第一縷曙光尚未完全穿透那層黑暗的帷幕,老余已整裝待發。他熟練地背起那個具有年代感且透著一股鐵銹味的深綠色且沉重工具包,義無反顧地邁著堅定的步伐奔向施工現場。那料峭的寒風似乎無法阻擋他堅定的步伐,身影在風中顯得格外堅毅。
老余的安全帽下,是一張黝黑色澤的面龐,時間在其面部留下了深淺不一的溝壑,每一處皺紋似乎都在無聲地敘述著他所經歷工作中艱苦的歷程。然而,他的眼神卻始終如炬,充滿了堅定和專注。他一次又一次地為工地排除了電力故障,確保了電力這條“生命線”的暢通無阻。
工作中的老余,他的專注和專業令人贊嘆不已。無論是面對錯綜復雜的電線線路,還是那些難以捉摸的電力故障,他總是能夠迅速而準確地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他的雙手仿佛有著神奇的魔力,能夠在看似混亂的局面中理出頭緒,讓一切恢復正常。有一次,拌合站現場突然遭遇了一場電力故障。大家都擔心混凝土供應會影響工程的進度。就在這時候,突然遠處一道亮光從黑夜里閃出,飛快地朝工地沖過來。等那身影從我們身邊閃過,才看清楚,原來是老余,那亮光則是他安全帽上亮著的燈,斜挎著工具包,正往電箱那兒跑呢。不一會他迅速地對故障進行了排查和分析,憑借著多年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術,很快就找到了故障的源頭。在他的努力下,電力得以恢復,工地又重新響起了機器的轟鳴聲,大家對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老余不僅技術精湛更重要的是有一顆熱忱且正直的心。他總是面帶微笑,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寶貴經驗,耐心地幫助同事們解決各種難題。印象中,他總是認真且嚴肅地反復述說關于工作的一句話:“電力工作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確保每條電線、每個設備的安全使用,這不僅關系到工程的順利進行,更關乎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安全?!贝送?,老余還負責工地生活中出現的設備故障問題,例如水管漏水,熱水供應不足,空調不制冷等等,他都能迅速且完美地解決。漸漸地,在大家眼里他已成為工地上的超級英雄!老余對工作的執著和熱愛,為黃百鐵路項目的電力系統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用他自己的行動正詮釋著責任和擔當的真諦。
黃百鐵路建設仍在進行,老余依舊堅守崗位,就像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守護著建設“生命線”的暢通,成為了黃百鐵路早日建成通車不可或缺的力量。(沈琦媛 李宏宇|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