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26日電 (韋衍行)作家祝勇長篇歷史小說《國寶》近日出版發行。《國寶》通過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聚散流徙,講述其因南遷而波瀾飄搖的家族史,以小見大,以家映國,從煙火日常的民間立場見證磅礴滄桑的近代中國。
在“人在,文物在”為主題的新書發布活動上,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文儒透露,祝勇為還原歷史真實,曾跟隨兩岸故宮南遷路線重走萬里。李文儒感慨,故宮文物經過這么漫長的時間和路途,又在戰火紛飛的時代,真的不可想象,居然基本沒有損傷。這是故宮人的誓言:人在,文物在。《國寶》讓這段歷史重新鮮活。
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在分享閱讀感悟時表示:“作家并沒有局限于對那一大事件之勢的敘事,同時寫了諸位國寶保護人及他們的家庭,寫親人、家族之命運的悲歡離合。”
談到創作感悟時,祝勇表示,《國寶》初稿曾因“太貼史實”,毅然刪改十余稿,“這部書寫了五年,不斷改動的打印稿摞起來有一人多高。”
中國作協副主席邱華棟對此評論道:“《國寶》到了小說結尾也特別收得住,人在文物在,家在國也在。這個小說從頭到尾是極棒的歷程,有空間的,有時間的,在一個特定年代里面呈現給我們二十世紀中國人護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