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走進寧夏銀川賀蘭縣南梁臺子隆源村11號溫棚內,空氣中散發著平菇的清香。一排排菌棒整齊地碼放著,一簇簇平菇破棒而出、長勢喜人。村民正穿梭在菌棒間忙碌著采摘、裝筐。
據了解,在賀蘭縣南梁臺子隆源村平菇大棚基地內,10萬棒平菇搶“鮮”上市,迎來豐收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今年,隆源村種植了五個大棚的平菇,眼下共有10萬棒平菇成熟等待分批采摘。從今年二月份開始到六月初結束,采摘周期長達五個月,期間可采摘五茬,平菇總產量預計二十五萬斤,大部分銷往西安、甘肅、內蒙古、平羅等地,本地主要面向四季鮮、海吉星批發市場進行銷售。平菇的暢銷,為本地村民創造了“家門口”的就業機會,促進了鄉村振興。
“我以前一直在銀川干綠化,不太方便照顧家里老人,自從咱們村大棚種蘑菇開始,我就到這邊打工,一天掙120塊錢,一月是3600塊錢,我特別高興能在家門口打工,賺錢、照顧家里兩不誤。”隆源村村民王銀芳告訴記者。
“我們用工這一塊主要是帶動脫貧戶跟監測戶,采取了企業和村上合作模式,主要為了壯大村集體,幫助脫貧戶增收。”隆源村黨支部書記李成平說道。
據了解,除了平菇,隆源村還種植了4棟溫棚的榆黃菇,近期已經完成了室內消毒、擺放菌棒、點菌種三個步驟,一個半月后,榆黃菇也將迎來成熟采摘季。近年來,隆源村通過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產業,積極探索發展新模式,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發展新動能。(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