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縣三門塘村劉氏家祠前,歌手們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金可文攝
元宵佳節,天柱縣坌處鎮三門塘景區開展“四十八寨歌節”鬧元宵活動。來自天柱縣各鄉鎮的8支民歌隊伍200余人齊聚歌場,以歌聲為媒介,傳遞友誼與熱情。
三門塘村古民居內,歌手在載歌載舞。金可文攝
活動現場,群眾身著盛裝,伴嫁歌、酒歌、贊家風歌歌聲此起彼伏,遙相呼應,場面壯觀而親切,展現苗鄉侗寨的熱情好客和各族同胞的團結心愿。前來游玩的游客都紛紛表示,地域性唱腔特征是他們聽到的第一感受。“四十八寨歌節”具有鮮明地域性唱腔特征,如河邊調、高坡調等,展現了侗族、苗族等各族人民的獨特風情。
三門塘村,歌手唱“伴嫁歌”直播。
2011年,“四十八寨歌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湘黔邊區民族生態博物館”和“世界上最長的歌會”。近年來,天柱縣依托人文歷史、獨特的民族文化優勢,精心組織舉辦“四十八寨歌節”活動,持續深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圍繞“做亮品牌、爭創一流”,做優做強民族文化品牌,大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讓旅游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楊鴻斌|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