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在寧夏·非遺過大年”寧夏固原市隆德縣2025年“農文旅推介暨非遺過大年·社火鬧新春”活動啟動。
來自全縣的10支社火隊伍齊聚一堂,進行社火展演,精彩紛呈的表演不僅為全縣人民獻上一道獨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也讓非遺“活”起來、鄉村“火”起來、文旅“融”起來!
活動現場,鞭炮齊鳴,鼓樂同奏,10支社火展演隊伍按照順序進行展演,一支支隊伍穿著色彩斑斕的服裝,畫著造型各異的臉譜,踩著富有節奏的鼓點競相入場,各自拿出“絕活”,為群眾游客送上一場熱鬧非凡的精彩演出。
舞龍、舞獅、秧歌……社火演員手舞長龍,閃展騰挪,鼓綢飄曳,逶迤如飛,甚為壯觀。雄壯威武的馬社火,生動形象地演繹出古人的忠孝節義;粗獷剽悍的扛社火,將西北固有的粗獷浪漫表現的淋漓盡致;驚險刺激的踩高蹺,讓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最有創意的還數溫堡鄉高臺,“劉海撒金錢”“紅軍長征過六盤山”“千年古縣之伏羲女媧”等高臺將社火節目一一串聯成一條清晰的紅色故事、勵志故事、奮斗故事脈絡,傳承與弘揚一脈,歷史與現代同彩,喜慶與緬懷共存,熱鬧與感動同在,兼具民族學、民俗學研究價值和藝術價值,上接“天氣”,下接“地氣”,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歷久彌新……
彩車、高蹺、旱船等一批傳統社火節目一路走、一路舞、一路演,每一架社火都活靈活現、精彩奪目,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了傳統文化藝術。
多年來,隆德縣接續開展一年一度的社火巡演活動,通過社火這一傳統、喜慶的表現形式,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熱烈的節日氛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傳承展示絢麗多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通過“文化+旅游”“文化+體驗”等市場化運作模式,隆德縣不斷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激勵廣大群眾繼承和發揚優秀民俗文化,匯聚文化賦能發展的新動力。(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