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之家——中國2025網絡視聽年度盛典》如約而至,20余家網絡視聽平臺齊聚一堂,用精彩演出回顧過去一年的網絡視聽優秀IP和內容佳作。回首這些作品,我們能清晰地感受到,網絡文藝正在突破媒介局限,不斷提升藝術格局,與當代人的生命體悟、價值情感發生關聯。
曾經,網絡視聽作品因其分眾化、垂直化、碎片化特點而被視為小眾狂歡,但在當下,它正日益走向大眾、走向多元、走向精品。傳統文化的積淀、社會生活的現實感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待,相互交織、碰撞、激蕩,推動網絡視聽不斷“破圈”“納新”“跨界”,形成異彩紛呈、氣象萬千的景象。
向深處探。網絡視聽作品自覺嵌入傳統文化的精神氣韻,讓個體經驗與意識融入歷史情懷、匯入中華文明的波瀾壯闊。唱演秀《微光成“劇”》回望了一系列微短劇佳作,如講述《永樂大典》保護與修復故事的微短劇《重回永樂大典》。情景歌曲《念長安》依托熱播劇《唐朝詭事錄之西行》,帶觀眾置身盛世長安,踏上西行探案的未知與冒險。
向平處看。網絡視聽作品沉淀真摯情感,將鏡頭從“我”視角延宕開去,聚焦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關注時代大潮中的個體,從中提煉時代精神、捕捉時代表情。歌舞《青春正現在》與網絡綜藝《種地吧2》交相呼應,喚起腳踏實地的勞動熱情。民樂歌舞《月光》讓人重溫劇集《我的阿勒泰》帶來的感動,阿勒泰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與哈薩克族的牧民生活,像是古老歌謠,悠揚而漫長。
向遠處行。作為與數字技術相伴而生的新型藝術形態,網絡視聽積極應變、主動求變,以飽滿熱情和無窮創意,展現互聯網科技的精度和速度,呈現中國故事的有趣與有料。創意情景劇《跟著收藏夾種草中國》以“我家大門常打開”的開放心態,帶外國友人游賞大美中國。創意歌舞秀《“春明”上河圖》由大模型產品“可靈AI”攜手各民族舞者載歌載舞,共同演繹中華大地上熱鬧的春節景象。
新時代的網絡視聽正處于從量變到質變、從野蠻生長到打造經典的關鍵時期,新大眾文藝的美學特征日益清晰。期待能有更多網絡視聽佳作反映當下生活,勾勒時代脈搏,激發奮進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1日 20 版)
(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