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視頻號作為一種新興的社交媒體形式,在信息傳播、文化交流、娛樂休閑等諸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然而,寧夏政協委員、吳忠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副主任劉曉娟在調研中發現,視頻號內容的繁雜也帶來了一系列諸如虛假信息、侵權盜版、低俗有害等問題,加強視頻號監管迫在眉睫。
為此,劉曉娟委員建議:
在視頻號內容方面,一方面要維護社會公序良俗,確保視頻號傳播的內容符合社會道德觀念和主流價值觀,杜絕色情、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的傳播,為用戶營造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例如,對于宣揚校園霸凌、虐待動物等違背公序良俗的視頻應及時進行處理;另一方面,要保護知識產權,防止視頻號出現未經授權使用他人作品的情況,包括但不限于音樂、影視片段、文學作品、繪畫等,維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保障信息真實性,打擊虛假新聞、不實信息的傳播,避免造成社會恐慌或誤導公眾。特別是在涉及醫療、食品安全、金融等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領域,更要確保信息真實可靠。像一些所謂“民間偏方”視頻,如果沒有科學依據卻聲稱能治愈絕癥,這就需要嚴格監管。
具體監管措施上,建議完善法律法規,細化內容規范條款,針對視頻號內容的特點,進一步明確禁止傳播的內容類型,如對低俗內容的界定可以從語言、畫面、行為等多個維度進行詳細規定。例如,規定含有性暗示語言或暴露敏感身體部位的畫面屬于低俗內容。加大違法處罰力度對于違反監管規定的視頻號運營者,提高罰款金額、延長封禁賬號期限,甚至可以考慮建立信用懲戒機制,將嚴重違法者納入社會信用黑名單,限制其在其他互聯網領域的從業資格。如對于多次傳播侵權視頻的賬號,除了永久封禁外,還可以禁止其相關責任人在一定期限內注冊新的視頻號。
建議加強平臺自律建立嚴格的內容審核機制。視頻號平臺應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和人工審核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語義分析等人工智能算法對視頻內容進行初步篩選,識別出可能存在問題的視頻,然后再由人工審核團隊進行詳細檢查。例如,對于涉及政治敏感話題、可能包含暴力傾向的視頻,先通過算法標記,人工審核團隊再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是否違規。也可以加強用戶舉報渠道建設。設立便捷、高效的舉報入口,在視頻播放界面顯著位置提供舉報按鈕,并且明確舉報類型,如色情低俗、侵權盜版、虛假信息等。同時,要及時反饋舉報處理結果給用戶,增強用戶參與監管的積極性。視頻號平臺也要定期開展自查自糾,應定期對平臺內的熱門視頻、高流量賬號進行內容審查,主動發現潛在問題,并且針對自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審核策略,完善內容監管體系。
提高用戶素養,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視頻號平臺可以通過推送消息、制作宣傳視頻等方式,向用戶普及法律法規知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用戶自覺抵制不良內容,樹立文明上網的理念。例如,制作一些有趣的動畫短片,講解如何辨別虛假信息,以及傳播虛假信息可能帶來的危害。設置用戶信用積分系統。根據用戶的行為給予相應的信用積分,如發布積極健康內容、舉報違規行為可以增加積分,而發布違規內容則扣除積分。當積分低于一定限度時,對用戶進行警告、限制功能甚至封禁賬號等處罰。比如,一個用戶經常發布原創的正能量視頻,他的信用積分就會逐漸增加,獲得更多的平臺權益,如優先推薦等。
加強視頻號監管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平臺、用戶等多方共同努力。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平臺自律和提高用戶素養等多種手段相結合,才能構建一個健康、有序、合法的視頻號生態環境,讓視頻號更好地為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服務。(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攝影 王雅昕 整理 楊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