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李詠箑介紹商務工作服務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出席發布會的還有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商務部對外貿易司負責人孟岳。
2024年,中國外貿頂住壓力、迎難而上,外貿的進出口規模突破了4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為全球經貿發展持續貢獻力量。商務部對外貿易司負責人孟岳表示,我國去年外貿表現主要有三方面亮點:
第一,增長步伐更加穩健。
一是貿易規模再創新高。2024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43.8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展現出較強的韌性。
二是積極擴大進口共享發展機遇。2024年我國進口增長了2.3%,創歷史新高,連續16年保持全球第二大進口國的地位。我國已舉辦了7屆進博會,全球的優質產品通過進博會這樣的平臺成功進入中國市場。
第二,創新活力更加充沛。
一是主體數量不斷增加。2024年,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將近70萬家。
二是產品結構優化。中國企業更加重視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機電產品出口占比已經提升到59.4%,汽車出口首次突破600萬輛。儲能產品、智能家居等綠色低碳、智能化、數字化產品出口快速增長,紡織服裝等傳統優勢產品更加注重品牌驅動和技術賦能。
三是新業態活力涌現。2024年我國的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了10.8%,占整個進出口的比重提升到了6%,更多優質的產品可以直達海外的消費者。保稅維修已經落地270個項目,為企業拓展了發展空間。
第三,發展布局更加開放。
一是貿易伙伴更加多元。我國對傳統市場進出口保持增長,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的占比提升到了50.3%。中國已經是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是全球分工體系中堅實可靠的組成部分。
二是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網絡。我國已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23個自貿協定,自貿伙伴遍及五大洲。
三是為全球經貿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從世貿組織公布的數據看,前三季度中國進口對全球進口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0.3%,有力促進了全球經濟復蘇。
而對于2025年的外貿形勢,孟岳表示,由于全球貿易壁壘增多,地緣政治影響加深等外部因素,給中國和全球其他經濟體帶來挑戰,但與此同時,中國超大規模市場也為全球商品提供了更多機遇。孟岳表示,2025年,我國將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緊扣高質量發展這個關鍵詞,促進外貿穩定增長。
(編輯:曹靜 涂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