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鎮遠縣青溪鎮掛刀坪種植基地,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拉開了本年度馬鈴薯種植的大幕。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推進,當地馬鈴薯種植產業正借助科技創新之力,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在種植基地,大型農機具穿梭往來,精準完成土地翻耕、起壟等作業,一改往昔傳統種植模式下人力勞作的艱辛與低效。“如今,機械化耕種不僅大幅提升了效率,還確保了土地耕作的標準化程度,為馬鈴薯的生長創造了更優質的土壤條件。”種植大戶鄧明亮介紹道,其承包的數百畝土地在機械化助力下,播種進度遠超預期,且質量更優。
“我們公司得到鎮遠縣農業農村局、縣供銷社、青溪鎮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在青溪鎮掛刀坪種植馬鈴薯有200畝。我們采用的是全程機械化作業,畝產每畝地達到6000斤,每畝產值達到6000元。”貴州良尚農業種植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鄧明亮說。
科技元素的融入不止于耕種環節。中化技術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運用新型種植技術,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依據土壤的養分狀況精確調配肥料比例,在減少化肥使用量的同時,滿足馬鈴薯各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有效提升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助力農產品綠色生態發展。
“我們是根據鎮遠獨特的地形,因地制宜采用比較先進的機器鋪膜種植方式來播種馬鈴薯。一是提高了播種的效率,降低了人工的成本;二是有利于我們后期機器打藥,預防后期晚疫病;三是采用了中化比較先進的水肥管理技術,對我們馬鈴薯的產量提升起到一個非常好的作用。”中國中化集團馬鈴薯青年專家宋加偉說。
據了解,青溪鎮掛刀坪馬鈴薯種植產業在科技的加持下,正煥發出勃勃生機。憑借先進的種植技術與科學管理,產量有望突破歷史新高,進一步提升馬鈴薯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與影響力,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描繪出一幅產業興旺、鄉村繁榮的美好畫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安剛 楊霞|田應鵬 唐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