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以來,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嚴格審核把關,加強對執法類電子技術監控設備的監督管理,確保監控設備設置合理規范、技術符合標準、審核程序完善、問題整治有效。
其中,在全面清理問題突出監控設備方面,重點對違法記錄多、異常數據多、群眾意見多的監控設備進行清理。我省目前共有執法類交通技術監控設備1.3萬余套,共清理停用監控設備2112臺,占15.74%。
在全面加強監控設備監管方面,嚴格審核監控設備收集的違法行為記錄資料,今年以來共審核9554套監控設備記錄的違法取證圖片,發現不符合取證規范的監控設備177套,占1.85%。
在全面建立糾錯機制方面,群眾可通過“12345”“12123”APP等渠道向各級公安交管部門反映交通信號設備設置不科學不合理、交通標志標線不明顯、記錄違法不清晰等問題。今年以來共收到相關問題反映4000余條,對經論證確實存在問題的設備立即予以熔斷。
在全面調整優化高速公路限速方面,針對高速公路“頻繁變速、斷崖式限速”等問題,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聯合開展全省高速公路限速優化調整工作,全省8875公里高速公路得到優化。其中,小型客車最高限速值在110公里/小時及以上的路段達7946.1公里,占總里程89.5%。在規范測速設備設置上,共熔斷關閉測速設備142處,更換限速標志5540塊,完善交通安全設施3872處。
而在查處違法停車柔性執法方面,首先,規范違停查處程序,優化執法流程。印發《查處機動車違法停車操作規程(試行)》,明確規定:經提醒糾正后駛離的,不予處罰;在處罰決定作出前駛離的,不予處罰;固定證據過程中駛離的,不予處罰。同時,落實輕微違法不予處罰,體現教育與處罰并重的理念。出臺“明確嚴重違法嚴查嚴處、一般違法首次警告、輕微違法不予處罰、常見違法先行提醒、嚴厲打擊買分賣分、完善執法考評機制”的改進執法工作“六項措施”。
2024年,全省對違法停車共首違警告免于處罰156.8萬起。與此同時,教育提醒在先,實現違停綜合治理。全面強化宣傳提示,完善標志標線。對非嚴管路段、未造成車輛擁堵、未發生交通事故等情形,均通過發送違停提醒短信、面對面提醒等方式,以教育勸導替代處罰。2024年,全省共發送違停提醒短信1817.8萬條,處罰違停交通違法同比下降4.27%。此外,疏堵結合,解決群眾停車難問題。省發展改革委已聯合相關部門制定《關于推動城市停車設施發展意見的通知》,我們指導各地要積極配合、推動主管部門加快停車設施建設。同時,大力挖掘停車資源,推出緩解城鎮老舊小區居民停車難問題的便民措施。各地已在城鎮老舊小區周邊、背街小巷劃定1200余條道路允許車輛在夜間、周末和法定假期停放,新增停車位8.4萬余個。
下一步,省公安廳交通管理部門將堅持問題導向,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理念,堅持教育與處罰結合原則,不斷創新交通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優化便民服務措施,加強柔性執法,努力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何永利 曠光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