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一種以辣椒和西紅柿為主要原料的傳統美食——酸湯,不僅成為人們餐桌上的必備美味,更在默默為當地農民的生活帶來積極的變化。
這一變化的背后,是貴州玉夢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旗下貴州明洋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其明,對這一傳統美食的深情厚愛和不懈追求。
二十多年前,田其明在下鄉實習期間首次接觸到凱里酸湯。起初,他對這種酸味濃郁的地方特色并不習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被這種獨特的風味所吸引。農戶家中每餐必備的紅酸湯,以其鮮辣酸爽的口感,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著每天奔忙在里卻沒有很大收獲的農民,我很想幫助他們。”田其明說,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民,他深知農民的不易。因此,他決定創業,推廣美味的酸湯,讓農民的勞動得到更豐厚的回報。
1999年,41歲的田其明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國企領導崗位工作,返回農村向當地農戶討教制作紅酸湯的方法,創立凱里市明洋食品廠,開始“玉夢”酸湯產品的生產加工。
(圖為“玉夢”酸湯的生產車間)
為了攻克酸湯保質期較短這一難題,田其明邀請了來自貴州大學和西南大學的專家學者進行合作。通過數百噸西紅柿的反復實驗,他們的團隊在2002年成功突破了技術瓶頸,將酸湯的保質期延長至15天。
2003年6月,田其明將食品廠改建為凱里市明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玉夢”酸湯開始走向正軌。
此后,田其明加強與科研機構及高校合作,通過創新性的窖藏發酵技術和二次釀造工藝,結合市場調研的反饋,對產品進行了升級,增強了風味,吸引了更多消費者,鞏固了玉夢在酸湯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自2008年起,“玉夢”商標和“玉夢”酸湯多次榮獲“貴州省著名商標”和“貴州省名牌產品”,成為貴州的一大特色,也成為我國的三大火鍋底料之一。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玉夢集團在田其明的帶領下,擁有發明等專利41 項、主持(參與)食品安全標準制定 30 余項,生產經營的“玉夢”“凱厘”牌凱里紅酸湯、酸湯火鍋底料、凱里酸湯粉、楊梅汁飲料、鮮椒醬等8大系列共120多個產品。先后與海底撈、東方甄選、月亮兜兜、楊國福、九毛九、王奮斗、喜家德等國內知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伙伴,近兩年,實現營業收入上億元,在酸湯行業排列第一位。
在推動企業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田其明及其公司還積極引領整個酸湯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幫助行業擺脫了“小、散、差”的經營模式,促進了黔東南州酸湯生產企業增至27家,共同推動產品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并逐步拓展至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酸湯加工業的不斷發展,帶動了酸湯原料種植,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大大提升農產品轉換率實現新突破。當前,黔東南州辣椒種植面積 31.8萬畝,產值達14.9億元,酸湯產業相關農產品轉換率達70%以上,使全州8萬余脫貧農村人口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街接鄉村振興。
(圖為田其明參加電商直播活動)
“我們有固定員工140人,解決臨時性、季節性用工3300余人次。黔東南州人社局等部門在人才輸送、人才培訓、勞務品牌建設等方面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其中勞務品牌獲得州級、縣級優秀勞務品牌稱號。”田其明說。
田其明深知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為了讓“玉夢”酸湯更綠色,更健康,口感更佳,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科研創新,也吸引了大量的創新型科研人才,跟多個高校進行創新合作讓“玉夢”酸湯的品牌得到不斷升級和優化。
今年,貴州明洋商貿有限公司憑借“玉夢酸湯:致力成為酸湯產業化引領者--農產品深加工助推新型工業化發展”項目,在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貴州省決賽中,榮獲先進制造賽道二等獎。
“成功沒有終點,更沒有捷徑,我們將持續不懈地奮斗,將蘊含深厚民族文化底蘊的‘玉夢’酸湯推向國際舞臺,讓凱里紅酸湯享譽世界。”田其明說。(袁生|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