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縣檢察院組織干警到廉政教育基地開展警示教育。
比干,商末朝歌人,商紂王叔父,任少師,中國古代著名忠臣。因商紂王晚年的殘暴無道,比干前往摘星臺一連三天強諫不走,勸諫商紂王洗心革面、重整朝綱,惹得商紂王惱羞成怒,終被摘心而死。比干一生“不以夷險易操,不以利害變節”,他忠于國家、忠于職守、以死直諫的行為和堅持理想、以德治國、廉政愛民的美好品德備受后人尊崇,被譽為“華夏第一諫臣”“亙古忠臣”。
朝歌今為河南鶴壁,淇縣境內有摘星臺、衛國故城等諸多商衛遺跡。近年來,淇縣檢察院深挖比干文化內涵,打造“忠謀細和·為檢清廉”廉潔文化品牌,多維發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檢察鐵軍。
淇縣檢察院聚焦廉潔文化陣地建設,強化以文育廉的滲透力。立足朝歌特色文化底蘊,以大義滅親第一人石碏、謀圣鬼谷子等文化名片為核心,提煉出“忠、謀、細、和”(忠誠、謀略、細化、和諧)四字淇檢文化精髓,與廉潔文化相融合,打造線下線上廉潔文化陣地——線下打造多主題廉潔文化長廊,線上開發廉潔文化模塊互補性多維度宣傳。定期推送廉潔文化內容,培育清廉從檢、規范辦案、規矩辦事的文化土壤。
該院研究制定年度廉育計劃,構建教育體系。開設廉潔小課堂,班子成員帶頭講、部門主任輪流講、年輕干警跟進講,每個季度開展專家講座、實地參觀、主題沙龍等多樣化授課,組織干警到廉政教育基地等場所開展實地思想教育、警示教育6次,引導全體干警知敬畏、守底線。成立“廉內助”團隊,聘請60余名干警家屬擔任家庭監督員,定期召開廉潔家庭座談會,持續加強對干警“八小時外”的監督約束。
該院充分銜接檢務督察與黨風廉政建設,聚焦管黨治檢政治責任落實。嚴格執行“三個規定”相關制度,班子成員積極履行“一崗雙責”,檢務督察部門定期通報“三個規定”落實情況,扎實做好記錄報告篩查和以案倒查工作。積極推進案件管理監督工作,案管部門定期進行案件質量分析,重點抽取不捕不訴等類型案件進行“回頭看”,督促履職過程高效合規、公正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