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2月5日電 在金邊,矗立著一座造型優美、設計獨特的建筑,整體造型宛如一艘巨輪揚帆啟航。這是中國政府迄今對外援助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體育場項目,是中柬鐵桿友誼結成的又一碩果。
12月5日,“多彩東盟”中國媒體柬埔寨一行走進柬埔寨國家體育場,探訪這一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柬合作的重點項目。
從2017年到2021年,金邊北部市郊從一片空地到昂首矗立起一座象征著中柬“友誼之船”的大型體育場。藍天之下,體育場兩端99米高的人字形吊塔仿佛高懸的桅桿與鋼索合力將猶如船帆舒展的白色看臺罩棚高高擎起,沿“船帆”罩棚蜿蜒的云層宛如船尾掀起的白浪,見證著中柬命運共同體的航船乘風遠航。
柬埔寨國家體育場項目占地面積約16公頃,主體育場總建筑面積8萬多平方米,可容納6萬名觀眾。吊塔造型融入了柬埔寨傳統的“合十禮”,寓意迎接八方賓客。2023年5月和6月,柬埔寨舉辦第32屆東南亞運動會和第12屆東盟殘運會,柬埔寨國家體育場作為主會場,為柬埔寨首次舉辦東南亞運動會提供了比賽場地,見證了一個個精彩瞬間。
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援柬埔寨體育場項目運營維保負責人劉勇介紹到,在設計之初,中方團隊就對柬埔寨氣候、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進行調研。由于柬埔寨地處熱帶,一年四季天氣炎熱、干濕分明,對于建筑的施工和養護十分不利。為降低體育場維護費用,中方團隊就盡量采用清水混凝土等免維護建材,但具有造型感和現代感的設計使得體育場的施工技術極其復雜,人字形吊塔因自由高度超高、空間異形,施工難度很大。為此,中方團隊進行施工模擬計算300余次,花費約一年時間完成方案論證,自主設計研發了集垂直運輸、變形控制、水電管道敷設等功能為一體的鋼支撐塔,形成的人字形三維變曲面傾斜混凝土索塔施工技術,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攻克世界首例斜拉柔性索桁罩棚結構,獲得國際領先評價。
作為“一帶一路”標志性項目,柬埔寨國家體育場已成為促進中柬民心相通的紐帶,為當地員工提供了工作生活關懷和廣闊的成長成才平臺,帶動了當地就業,培養了大批管理、技術人員。司南便是其中的一員。如今的他已從曾經的“技術小白”成長為一名建筑行業的多面手。“我非常感謝加入到中國援建的這個體育場項目,在這里工作,我學習到了很多,這一切全靠中國師傅的傳授與帶領,讓我從對建筑一無所知到變成多面手。這里穩定的收入讓我的家庭度過難關,可以過安穩地生活,也能供我妹妹繼續讀書了。”他說。(撰稿:李軍 鮑宇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