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2月4日電 12月4日,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主編,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提供支持的《兒童藍皮書:中國0-3歲兒童發展報告(2024)》在京發布。這是我國首部針對0-3歲兒童發展的藍皮書研究報告,具有創新性、全面性、政策性、理論性的特點。
藍皮書顯示,我國0-3歲兒童發展工作成效顯著,相關政策法規體系初步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合作、社會力量參與"的兒童服務體系逐步完善,營養不足問題基本解決,兒童生長發育水平大幅提升。但與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相比,仍存在兒童福利觀念和制度相對滯后、服務供需不平衡、專業人才匱乏等結構性矛盾和挑戰。
藍皮書由主報告、專題篇和案例篇3個部分構成。 主報告系統梳理和分析了兒童早期發展有關概念及范疇、發展歷程及成效、創新和探索等;專題篇共有9篇報告,包括營養健康、腦智發育、照護服務、托育服務等內容;案例篇共有6篇報告, 介紹了相關公益項目的模式和成效。
藍皮書發現,我國0-3歲兒童發展呈現螺旋式上升趨勢,具有階段性特點。進入21世紀,0-3歲兒童早期教育被正式列入發展議程,對0-3歲兒童早期教育的關注和重視成為該階段0-3歲兒童發展事業的主要特點。
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早期發展進入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國家戰略,2025年實現千人口4.5個托位首次被列入國家"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標志著我國兒童早期發展事業步入普惠發展的新階段。
在呈現螺旋式上升趨勢的發展進程中,兒童早期教育與托育事業的發展態勢尤為值得關注。早期教育方面,進入21世紀,我國相繼提出發展0-3歲嬰幼兒教育、促進0-3歲兒童早期綜合發展的目標,政策基礎不斷夯實強化。
截至2024年2月底,全國共有托育服務機構近10萬家,提供托位480萬個。其中,已備案托育機構自2020年起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托育需求供給不足的情況得到改變。
藍皮書還指出,社會力量為我國0-3歲兒童發展事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創新,開展了一系列兒童早期發展實踐和探索,有力地促進了我國0-3歲兒童發展狀況的改善。
如何迎接0-3歲兒童發展事業邁向高質量、普惠新階段?藍皮書建議: 堅持普惠方向,將0-3歲兒童發展納入國家戰略推進; 總結推廣地方實施的育兒支持政策,優化提升為國家政策和制度; 建立健全0-3歲兒童發展的協同工作體制,政府、企業與社會組織多主體參與合作機制; 進一步加大0-3歲兒童發展的資金投入,在中央財政支出中設立專門科目,支持鼓勵公益慈善的投入,形成多元投入機制; 構建以社區為基礎、企事業單位與社會組織為補充的0-3歲兒童發展服務體系; 總結推廣0-3歲兒童發展的成功經驗; 建立中國特色0-3歲兒童發展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加強監測評估和科學研究和相關知識產品的研發力度; 加大社會宣傳倡導力度。
本次會議還發布了藍皮書案例。全國婦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愛在開端:科學育兒社區家庭支持推廣"項目,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慧育中國:山村入戶早教計劃",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慧育希望"項目,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養育未來"項目,千天計劃"0-3歲兒童發展服務推廣實踐與長期追蹤"項目,活力未來"活力親子園"項目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項目模式和創新。
圓桌討論環節,專家學者、公益組織代表就"推進0-3歲兒童發展服務普惠化、規模化的路徑及經驗"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
北京陳江和公益基金會、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發布了"構建0-3歲兒童早期發展事業的專業發展平臺"行動倡議書,從提升專業水平、促進資源共享、支持實踐發展、確保政策效果、培養專業人才、推動政策完善等目標方面倡議多方合力,共同為為0-3歲兒童早期發展事業的專業化、規范化發展貢獻力量,為孩子們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