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1月27日電(記者 趙滿豐)2024年11月20日至23日,“中美民眾對話2024:探尋前行之路”在北京舉行,來自中美兩國學術、商業、社會和文化等領域的數十位代表參加活動。與會者認為,中美雙方應繼續致力于求同存異,加強合作,攜手實現共同繁榮。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達巍在活動中表示,中美民間交流尤為重要。中美兩國人民存在許多共同觀念和共同利益,民間交流將促進兩國人民增進理解,加深友誼。
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致辭表示,人文交流是中美關系的根基,這一根基早在1972年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接待中國乒乓球隊訪美時便已存在,這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人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看法,而1971年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也改變了中國和中國人對美國與美國政府的看法。歐倫斯指出,中美民眾及相關組織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進一步加強中美雙邊關系,如何在困難時期仍能保持友好關系。
隨后,與會嘉賓就旅游生態、人工智能、長期居民、跨國婚姻、藝術、商業投資、體育、餐飲業、思想領袖、高等教育等多個議題展開對話交流,以期增進相互理解。
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姚基金創始人姚明表示,體育為增進中美人文交流打開了一扇門,中美關系需要互相表示友好,在相關領域加強合作。
上海紐約大學常務副校長暨美方校長杰弗里·雷蒙在發言中強調高等教育合作對兩國關系的重要性。他認為,兩國留學生通過交流互訪等形式相識相知、拓展視野將有助于增進彼此間了解,建議美中兩國可在商業、藝術和體育等領域探索開展更多合作辦學項目。
2023年10月,首屆“中美民眾對話:我們的故事,我們的理念”在美國紐約成功舉辦。今年則聚焦于“探尋前行之路”這一主題,旨在探討在當前中美關系整體較為困難的背景下,民間交流在中美關系中發揮的獨特作用,兩國不同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對民間交流的影響,以及未來中美民間交流可能面對的挑戰與機遇。對話希望呈現中美之間業已存在的廣泛而深刻的民眾紐帶,并為兩國關系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設性思路。
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戰略安全與研究中心與美國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