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之家有志愿者定期為全村老人理發
村里的志愿者義務幫廚
做飯看似簡單,但對很多老人來說,不容易。“做一頓飯湊合吃一兩天。我們看到這種情況,很不是滋味兒。”日前,鄒平市黃山街道中楊堤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周超說。
中楊堤村老人多,常住村中的60(含)歲以上老人有198位,其中75歲(含)以上的老人有42位。做飯難、吃飯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們。2022年7月,中楊堤村決定,由村黨支部牽頭建立“一元食堂”,為全村75歲(含)以上老人做午飯。“對年歲大的老人來說,午飯最重要。”周超說,餐費成本大約是每人每餐6元—7元,村集體每年拿出2萬元,民政部門補貼8000元。村“兩委”組織志愿者、網格員、公益崗到食堂免費為老人提供服務,根據老年人特點制定菜譜。為節省開支,村里專門開辟1畝菜園,為食堂供應時令蔬菜。“食堂再額外定期采購肉、蛋,基本能維持運轉。”周超說。 “我們每周一集中收取一周的飯錢。每餐1元錢,主要目的是摸清就餐人數,以便食堂采購魚、肉、蛋等食品。”周超說。
“看看這菜多新鮮。今天吃包子,再給老人們配個湯。”周超說著,提著剛從菜園摘下的新鮮蔬菜,匆匆步入后廚,利索而細致地洗菜。11點鐘左右,“一元食堂”迎來了一天中最熱鬧、最溫馨的時刻。老人們三兩成群,陸續來到食堂,圍坐在餐桌前,等待開飯。
“吃得又飽又好,餐餐不重樣。”80歲高齡的張淑云,兒女在外打工,自從村里建了食堂,幾乎每天都在這吃午飯。“這里不光能吃飯,還能測血壓、理頭發。”
和煦的陽光灑進院落,老人們曬著太陽拉著家長里短。“每天看到這一幕我都覺著很安心,孝善食堂、老人之家打通了農村居家養老‘最后一公里’,讓長者舒心是我們應該做到的。”周超說。
食堂位于中楊堤村老年之家的一個民宅院落內,院內除了有廚房,還有老年人娛樂活動室、健身器材。有專業的理發師定期為老人服務。最近村里還新上了按摩座椅,緩解老人腰部、肩頸等身體疼痛的問題。如今,“一元食堂”不僅僅是老人吃飯的地方,更成為老人們交流情感、分享生活的場所。
農村大眾報記者 陳 茹
通訊員 李 祿 李曉偉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