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日報》報道,11月1日,鐵路部門正式啟動為期20天的“雙11”網購高峰期鐵路快運服務,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鐵路部門主動適應市場需求、優化服務供給的積極態度,更預示著我國物流體系在創新驅動下邁上了新的臺階。
發揮“一張網”優勢,科學配置運力。在運力配置上,鐵路部門精準施策,充分依托高鐵網絡覆蓋廣、速度快、穩定性強的優勢的優勢,打造了一個高效、靈活的物流網絡。據統計,鐵路部門在“雙11”期間每日安排利用車廂富余空間及高鐵快運柜存放快件的高鐵載客動車組超過1500列,并設有快件預留車廂的動車組44列。鐵路部門實現了對物流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最大滿足物流企業運輸需求,為物流高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創新服務,滿足多元化需求。針對安全要求高、保密要求高的運輸需求,鐵路部門推出了“高鐵專人送”服務,通過專人手提、全程押運、專車取送的方式,確保了快件的安全與保密。又比如,醫藥冷鏈“定溫達”、溫控貨物“定時達”以及食品冷鏈“冷鮮達”等服務的推出,便是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物流服務的需求。一系列創新服務模式的推出,有效提升了電商企業的物流配送效率,也為“雙11”這樣的購物黃金周提供了更優質、更適配的物流解決方案,滿足多元物流需求。
暖心便民,提升服務品質與體驗。鐵路部門與電商、快遞物流、生產制造等企業的“總對總”合作,構建了全程物流和運輸倉儲配送一體化服務模式,這不僅降低了社會物流成本,還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的深度融合。同時,在全國231個車站投放的1200余個便民寄件柜,不僅解決了旅客不能隨身攜帶進站上車的物品寄遞問題,更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寄遞服務,凸顯了鐵路快運在服務民生中的用心舉措。
在“雙11”網購黃金周,鐵路部門“一網情深”托舉穩穩的民生幸福,積極應對物流挑戰,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優質、高效的鐵路快運服務。這些行動不僅彰顯了鐵路在現代物流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也體現了鐵路部門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李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