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召開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工作座談會,正式啟動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地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工作。試點實施后,外資企業可在試點地區獨資經營互聯網數據中心(IDC)、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等電信業務,深度參與我國算力、云服務等市場,共促我國數字產業發展。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擴大增值電信業務領域準入,有助于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本次試點取消外資股比限制的業務中,互聯網數據中心是外資重點關注和有較強意愿進入的業務領域。當前,算力已經成為全球緊缺的戰略性資源和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基礎設施。此次對外資開放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有利于吸引外資企業加大在我國的算力設施投資,共享算力市場發展紅利,推動我國算力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發展,夯實筑牢智能時代的算力底座。
工信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介紹,我國電信業推動開放業務范圍逐步擴大,開放地域范圍持續拓展,外資準入門檻不斷降低,高水平開放格局加快形成,深化了與世界各國的互惠關系,彰顯了負責任大國形象。截至2024年9月,獲準在華經營電信業務的外資企業增加至2220家,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在華投資經營電信業務,為促進我國電信市場繁榮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力推動了全球數字經濟發展。
今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開展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工作的通告》及《試點方案》,在獲批開展試點的地區取消互聯網數據中心、內容分發網絡(CDN)、互聯網接入服務(ISP)、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以及信息服務等五項業務的外資股比限制。擴大增值電信業務開放旨在通過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激發企業主體的創新活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與全球共享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紅利。同時,通過在自由貿易港、自由貿易試驗區等試點開放,更好發揮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進一步積累電信業開放經驗,構筑立體化制度和安全監管體系,為在更大范圍內開放奠定基礎。
金壯龍表示,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四個地區正式開展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標志著我國電信業對外開放邁入新階段。要持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打造立體化安全監管體系,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新動能。要做好試點總結工作,探索更多新業態新動能,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和交流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