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51年3月,一支擁有73年光輝歷程的老牌國有施工企業,寧夏內唯一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企業,這就是寧夏水利水電工程局有限公司。
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工’字澎湃動能。寧工局發揮工會力量,把人才培養工作與生產攻堅相結合。以“青馬工程”“卓越工程”為抓手,對管理人員、關鍵崗位骨干人才策劃組織精準培訓。全國勞動模范和自治區技術能手以解培宏創新工作室為載體,解決施工一線難題,培養創新型人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取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0項、軟著15項、工藝工法17項,參與編制標準7項,申報QC成果40項,四新引進應用12項。
據悉,寧工局工會通過職工創新創效競賽活動,涌現出各類創新成果130多項。銀川第二、第四污水處理廠工程、固原市黃河水調蓄工程、西吉縣張家溝水庫工程項目等分別列為2023年度區總農林水財輕工工會重點供水工程示范性勞動競賽,獎勵資金8萬元。由工會牽頭組織申報創新成果管道電動施工作業檢測車榮獲自治區2023年職工創新成果大賽二等獎;渠道襯砌一體機及配套施工技術項目榮獲水投集團第四屆“五小”創新成果大賽二等獎,翻板式提土料斗項目榮獲三等獎。
“工會媽媽小屋”“法律援助服務站”“職工服務中心”等服務陣地,聚焦打造“工”字特色服務品牌,保障維護職工權益,職工氣順心齊勁足。
近年來,寧工局參戰的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工程,解決了中南部4個縣區113.53萬城鄉居民飲水問題,為寧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水資源支撐。在寧東供水工程鴨子蕩水庫大壩建設中,提出寬級配礫石土整體筑壩方案,填補了國內外礫石土筑壩的空白。
黃河二期防洪工程四排口截流工程,創造了寧夏首次黃河沙質河床截流成功的先例。參建的黃河標準化402公里堤防建設,“一堤六線”在全國同類工程建設中實現了功能內涵的突破和“寧夏模式”的創舉。承建的隆德縣六盤山城鄉供水工程,僅用19天時間就建成告竣,創下了區內人飲揚水工程揚程“第一”和“寧夏水利建設第一速度”的奇跡。(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