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新高!10月1日,鐵路發送旅客2144.8萬人次,創單日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平穩運行!10月4日,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745萬人次。鐵路國慶黃金周運輸啟動以來,鐵路旅客發送量已連續4天超1700萬人次,運輸安全平穩有序。國慶前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6萬公里,孫中山先生100多年前在《建國方略》中提出的設想在新時代走進現實。(10月5日 人民日報)
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也成為中國蓬勃發展的縮影。從“綠皮車”到“復興號”,從紙質票到電子客票,從一票難求到單日發送旅客2144.8萬人次,中國鐵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縮短著城市間的距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八縱八橫”出行說走就走。目前,我國“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建成運營規模達80%;鐵路覆蓋全國99%的2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覆蓋全國96%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全國19個主要城市群均已實現高鐵聯通……隨著高鐵網絡的不斷延伸,人民群眾的出行半徑不斷擴大,城市時空距離不斷縮小,大家隨時都可以踏上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從北京到廣州,從上海到昆明,甚至是跨越大半個中國的長距離旅行,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高鐵以其快速度、高頻率的特點,讓“千里江陵一日還”照進現實。這種時空距離的壓縮,不僅讓人們的出行更加便捷,也為旅游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經濟市場的繁榮與發展。
路網延伸編織幸福通道。如果說鐵路公路是一個國家交通網的骨架,那么中國鐵路就是這個骨架上最堅實的脊梁。放眼神州,從最初運營的幾條主干線,到現在遍布全國,共計16萬公里的里程碑,中國鐵路以其驚人的速度編織出一張覆蓋廣泛、連接緊密的交通大網。這張由高鐵、普鐵和城際鐵路等構成的立體交通網絡,構建出一個動態的交通生態系統,不僅滿足了不同層次的客貨運輸需求,也為人口流、資金流、信息流和文化流等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不僅如此,通過高鐵與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對接,如航空、公路等,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極大地提升了整體的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
中國鐵路的快速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提升了生活質量,還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社會和諧進步。在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國家的大力支持,相信中國鐵路會書寫出新的篇章,更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鐵”的力量。(蔣少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