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牛肉、涼拌三絲、炸帶魚、大盤雞……”
“大家動筷子!”
9月12日下午四點多,寧夏銀川市永寧縣實成小區紅色庭院里,轄區居民和餐飲商戶紛紛端出“看家菜”與鄰里共享,月餅、玉米紅薯、花生瓜子和水果,十余桌豐盛菜品令人垂涎,大家圍坐一起,共同舉杯,品美味、嘮家常。
這正是寧夏永寧縣“月滿中秋慶華誕 情暖鄰里百家宴——我心中的中國節·國風非遺尋‘味’中秋”文明實踐活動。實成小區內,100 余名商戶及黨員群眾齊聚,品美食、看表演、話家常,共享這場鄰里家宴。
現場,書法愛好者以筆寄情,書寫有關“月亮、團圓、相思、親人”等詩詞,在一筆一劃中展現中華傳統文化之美,為中秋增添書香韻味。
非遺傳承人介紹傳統皮影藝術知識,從來源、道具制作、創作、分類等方面,讓居民對皮影藝術有了深入了解。現場演繹的《西游記撞天婚》趣味橫生,贏得觀眾連連叫好。
小區居民李先生說:“從未現場看過皮影戲,今天親眼目睹,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收獲滿滿,希望這精彩傳統手藝能傳承下去?!?/p>
秦腔演員以宏亮聲音、飽滿熱情為居民帶來《鍘美案》《三娘教子》等傳統戲目選段。臺下居民聚精會神欣賞,被傳統文化魅力感染,被演員高超技藝折服。一些觀眾情不自禁跟著小聲吟唱、做動作,不時拍照攝像,演出氣氛熱烈,精彩紛呈,掌聲陣陣。
讓“煙火氣”和“人情味”更濃,寧夏永寧縣深入挖掘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價值內涵,精心策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讓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成為百姓常去的“精神家園”。(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