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中俄兩國排除外部干擾,各領域合作持續展現強大韌性,穩步向前推進。
中國是制造業大國,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俄羅斯則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這意味著兩國在貿易和投資方面大有可為。李強總理本周對俄羅斯的訪問進一步表明了兩國加強務實合作的決心。
當地時間8月2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莫斯科同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共同主持中俄總理第二十九次定期會晤,就雙邊關系、務實合作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雙方一致認為,中俄兩國務實合作優勢互補、潛力巨大。雙方要進一步優化合作結構,穩步推進經貿、投資、農業、能源等傳統領域合作,拓展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綠色發展等新興領域合作,以舉辦“中俄文化年”為契機深化人文交流,鞏固友好民意基礎,不斷增強兩國合作的內生動力,提升合作質量效益。
會晤后,兩國總理簽署了《中俄總理第二十九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新版《中俄投資合作規劃綱要》,擴大雙方在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綠色發展等新興領域的合作,2025 年在俄羅斯舉辦第九屆中俄博覽會,擴大北極互利合作等,為兩國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是兩國建交75周年,雙方將以此為契機,加強全方位務實合作,推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邁上新臺階。
中俄關系具有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的性質。中俄兩國在全球重大挑戰和熱點問題上觀點相近,樹立了友好互利的大國關系典范,是實現“全球南方”國家建立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治理體系愿望的現實動力。與霸權主義者的抹黑相反,中俄關系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
本文譯自《中國日報》8月23日社論
原文標題:Neighbors give fresh boost to cooperation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