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冬梅 8月9日上午,以“中國葡萄酒·當驚世界殊——好酒源自好風土”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寧夏)國際葡④萄酒文化旅游博覽會在寧夏銀川開幕,440多名國內外嘉賓齊聚塞上江南,共赴全球葡萄酒界的味蕾之約、文化之約、發展之約。
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農業農村部葡萄酒加工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段長青作為本次博覽會的重要嘉賓來到了寧夏銀川,同時也分享了自己眼中的寧夏葡萄酒。
本次博覽會以 “中國葡萄酒·當驚世界殊—好酒源自好風土” 為主題,旨在表征賀蘭山東麓產區獨特風土和葡萄酒典型風格的必然聯系,塑造本土葡萄酒的多元化個性特征,為實現中國葡萄酒“當驚世界殊”樹立典范。
回眸中國葡萄酒的發展歷程,中國葡萄酒在強漢盛唐乃至元代都呈現過輝煌的歷史。當時,正是先輩們將源于絲綢之路上兩河流域的葡萄酒通過西域引入中原地區,并結合西域和中原各自的獨特風土條件與傳統文化進行了創新提升,造就了當時葡萄酒發展的盛景。鑒古知今,在新質生產力帶動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我們相信,運用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定能助力寧夏乃至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駛入新賽道、打開新篇章。
賀蘭山東麓產區風土特征優越明顯,產區位于沙漠邊緣的賀蘭山東麓沖積扇,地形地貌獨一無二,沙化的礫石土壤造就了產區特殊的土壤結構,加之產區干旱與半干旱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季風氣候的交接,光熱資源充足,空氣干燥等特別的氣候條件,對優質釀酒葡萄種植提供了天然的風土優勢;同時產區東西南北地域還形成了風土各異的眾多子產區與小產區,使得生產多元化葡萄酒具有明顯的集群優勢;最終結合一系列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措施,造就出了世界上獨有的釀酒葡萄優質產區,能夠釀造出個性風格突出的優質葡萄酒產品,滿足市場多樣化消費需求。
全國眾多科研院所的專家和當地科技人員通力合作,首先針對賀蘭山東麓產區獨特的大陸性氣候,選育出了耐高熱強光的優質釀酒葡萄品種品系,以及抗旱寒免埋土釀酒葡萄優株(優系),從根本上解決了產業發展的“品種芯片”;其次基于釀造微生物對產區典型風格表達的重要作用,開展了本土酵母釀酒性能研究,實現了中國本土葡萄酒酵母“從0到1”的突破,構建了本土釀酒微生物的 “菌種芯片”。這些源頭性技術難題的突破,奠定了產業發展的堅實根基。
隨著全球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賀蘭山東麓產區開展了一系列全產業鏈的科技探索創新,依托智能化釀造項目,研發了“葡萄酒物質對應感官的預測系統”,解決國產葡萄酒過度依賴原料品質、風格特征不易固化的瓶頸問題;依托橡木桶替代項目,研發了基于仿生原理的橡木替代材料和陳釀裝備,可以有效控制陳釀成本。這些科技項目的創新實施,為挖掘產區風土優勢提供了科學性系統性方案,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節約成本、提升效率、保障品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