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寧夏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和順新村果蔬倉儲分揀中心,前來售賣西紅柿的電動車擠滿了巷道,村民忙碌的將篩選后的西紅柿分類裝框,一派豐收繁忙的景象。
“今年西紅柿長勢喜人,上半年交易量3.4萬噸,預計全年交易量能夠突破7萬噸,收益達到1.4億元”和順新村黨支部書記田佳軒高興地說到。
和順新村是一個移民村,在搬遷之初,沒有重點產業,在鄉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調研走訪下,發現西紅柿易種且產量較好,于是黨組織琢磨如何能夠充分發揮有限土地的作用,在這塊沙土
地里刨出更多“金疙瘩”。該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企業”的產業聯合發展模式,建設768棟設施溫棚,隨后面對移民群眾自主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的能力、動力不足的問題,建成和順新村果蔬倉儲分揀中心暨西紅柿交易市場,全年蔬菜交易額近2億元,實現農民增收850萬元,村集體增收30余萬元。成為寧夏最大的西紅柿田間交易市場之一,吸引全國各地百余家收購商入住,為周邊200余名婦女、困難群眾等提供就業崗位,實現了從移民弱村向西紅柿大村的華麗蛻變,2023年,村集體收入翻番突破170萬元。
黃河東路街道盈南村位于市主干道長城中路南側,占據有力地理位置,屬于典型搬遷上樓村,村集體產業以建筑面積約9萬平米的盈華商廈為支柱。
“我們村現在年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近千萬,盈華商廈也成為了銀川新城地標性建筑,每年能夠給村民發放租金三百余萬元。”盈南村黨總支書記張學全介紹到。
借助樓宇經濟發展的勢頭,黃河東路街道黨工委先后引入寧夏杰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11家“兩新”企業,帶動企業發展21名黨員,協助成立4家非公黨組織。同時,聯合社會組織在盈華商廈創建“引鳳創夢”基地,圍繞自治區“六新六特六優”產業,通過電子商務、直播推廣等營銷模式,聚集青年群體大力發展新型產業項目,開拓高新特色產業發展新路徑。目前,商廈企業已獲取知識產權15件,成功打造“杞芯”“塞爾維斯”等一批特色本土品牌。村黨組織還積極對接本地優質企業,引入新百連超、黃河銀行、青少年體能培訓等上百家中小微企業入駐,為100多名失地農民提供家門口就業便利,實現村集體、企業和村民三贏發展。
近期進入用工高峰期,聯豐村“聯心橋”就業服務站內人頭攢動,聯系務工就業的村民絡繹不絕。“我們村位于豐登鎮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村黨支部堅持把黨的建設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將組織振興和就業創業一體推進。”聯豐村黨支部書記陳學寧說到。
豐登鎮黨委在聯豐村引入本土實力較強的寧夏東耀家政服務有限公司,依托該公司職業技能教育培訓、鑒定考核優勢資源,引導村民學習實用技能,拿到專業技能證書,通過公司協議推薦,在銀川市內周邊從事保潔、保安、綠化、保育等家政服務工作,為失地農民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增強就業競爭能力和收入,保證勞務輸出的質量和效益。目前該村每年向銀川市內穩定輸出勞動力1200余人,使農民實現由“村里人”向“廠里人”“城里人”的身份轉化,逐步形成具有豐登特色的勞務工作隊伍。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動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通過支部領辦合作社、村企共建等形式多元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斷提升我區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塞上鄉村樂園建設提供堅實的組織保證。”金鳳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