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6月18日常德訊 惟妙惟肖的根雕,精美絕倫的陶器,栩栩如生的剪紙,針腳細膩的麻質畫,品種齊全的手工品……這是端午期間湖南常德河街文創集市·藝術奇妙夜的現場,人來人往,熱熱鬧鬧,異常火爆。夜幕降臨,霓虹漸起,熟悉的街巷,動人的音樂,逐漸高漲的熱情吸引人們紛至沓來一探究竟。別具特色的非遺展示攤位、精彩絕倫的特色表演、匠心獨運的文創產品,為慕名而來的廣大游客和市民帶來了一場意想不到的“文化盛宴”。
在非遺文化里注入新潮的光
從6月9日至12日連續4天,常德河街春秋廣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一條河街,半城煙火,如果不開心了就來河街逛逛,又恰巧碰上文創集市,瞬間治愈了我內心的煩躁!”這是一個90后男孩發在微信朋友圈的話,代表了很多人對此次文創集市的心聲。創意設計、古玩玉器、精美布藝、“非遺”展示、新式油畫……一場文創集市點亮了河街的夜空,陪伴人們度過了一個別樣的端午,親身體驗了時尚文化的魅力。
集市現場的非遺展品及手工小物件引得人們紛紛駐足觀賞。
“很多常德人都非常熟悉河街,但又覺得差點什么。現在人們終于明白了,河街什么都有,就是差點文化的內核。”端午期間試水的這場文創市集,似乎為河街的運營者們提供了一些思考的線索,更多地勾起很多人對文化失落的回憶。
這些日子,市民張女士天天都來逛文創集市,她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過去的家就住在常德河街附近,每天吃過晚飯,一家人就會去河街逛逛。河街能滿足吃喝住行之需,各樣的商品應有盡有,多而且還便宜。特別是那股文化氣息,才是最讓人魂牽夢縈的,唱歌的、耍戲的無處不在,河街的熙熙攘攘承載了她的青春記憶。“那時的河街特別熱鬧,老物件多。家里的很多東西都是從夜市上買的。”河街生活已成為一種基因,融化在了她的血液里。
后疫情時代,市里提出恢復人間煙火氣,大力發展夜經濟。“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新時代,以吃喝為主打,不應是全部,也注定走不遠,這樣的夜市已經有幾個了。常德的文化資源這么多,文創愛好者也多,我們想另辟蹊徑,打造一條與眾不同的夜市集。經過多方考慮,主打文創牌。”這是眾多文旅決策者的共識,更是文化自信的回歸。
夜晚的文創市集,彩燈閃爍,宛如一場小型的燈光秀,成了常德河街的亮點和焦點。這點點燈光不僅點亮了城市的夜空,也讓文創市集多了一份創意與浪漫。文創帶來了新潮,市集的現場有各種卡通彩繪和唯美的句子,走在上面,心情不自覺地就變得萌萌的。在鋼筋水泥的城市有這樣一片地方,不僅很有創意,還給城市增添了許多亮麗的色彩。
開市以來,文創集市一直很紅火,不少文創產品賣斷了貨。一些商家連夜組織人員趕制,還是沒能滿足近乎狂熱的需求。當然,未來還會定期推出這樣的文創集市,為河街的持續興盛和繁華貢獻力量。
文化的魅力潛藏于市井生活
“朋友,好久不見,約吧——這么近,那么美,周末來河街。”“與穿紫河有約,和文創同行——我在河街很想你。”“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常德,沒錯,我也很喜歡文創。” ……
這些唯美的句子,很多常德市民在朋友圈都看到過,這些文縐縐的話語是對這場文創集市的認可和感受。賦閑在郊區鄉下的田老弄錯了時間,一大早便趕了過來,以為是早市,便坐在那里等到黃昏文創集市開市,他說:“對文化的東西,要有足夠的耐心。我隔三差五來河街游玩、采購,特別喜歡這里的氛圍,既能品味近在咫尺的煙火氣息,又能感受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讓人感覺很踏實。”
在桃源木雕的展示區,省級非遺傳承人朱德元的作品大受歡迎。在集市入口處,幾把雕刻著精美圖案的木制座椅引來不少人試坐,還有精美的筆筒和文房物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觀看和把玩。
文創集市可逛、可買、可看相融合,讓市民和游客在游玩的同時,體驗非遺產品,品味市井氣息。非遺傳承人將剪紙布藝、手工草編、木刻木雕、傳統布藝手袋、國風器物擺件、羊毛氈玩偶、木制裝飾物、花樣面點等親手打造的產品在集市上售賣展示,讓市民和游客親身體驗各類非遺傳承技藝,精心挑選購買;古董文玩商家拿出各種“奇珍異寶”小擺件、手工首飾、漆器、瓷器等,“淘友”們可以相互交流,觀賞購買;附近農戶帶著自家土特產或是手工藝品如手工艾草制品、扭扭棒荷花燈、毛線編織飾品等公開叫賣,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前來購買。同時,非遺傳承人現場創作表演麻質畫、桃源繡、雕刻等,以及常德絲弦、漢劇高腔、荊河戲等,文藝志愿者開展扎染服飾、糖畫、軟陶、手工發簪、書簽制作等活動,滿足了市民和游客的新鮮體驗感。
桃源繡手提袋、桃源木雕手串等文創產品大受游客歡迎。
“這里可以制作艾草香包,游客自己挑選材料,自己縫制香包。”在集市上,艾草香包展示區的工作人員很是忙碌。
“這是麻制畫,顏色漂亮,立體突出。”在李健鷹麻制畫展示區,工作人員正在熱情跟游客介紹。
孩子們在現場動手操作,天馬行空,發揮各自的想象力,用畫筆在畫紙上盡情創作,有的畫出了栩栩如生的賽龍舟,有的畫出形態各異的粽子,有的畫出了對親人的祝福……活動現場洋溢著濃厚的傳統文化節日氛圍,趣味十足。
壺瓶山的高山土豆、石門高山紅茶歡迎大家品嘗啊。”石門縣壺瓶山鎮天坪村黨支部書記王滔使出渾身解數,介紹來自壺瓶山的系列農特產品。作為本地酒企的散酒王、泥頭山茶油、醬板鴨等紛紛到現場展示,也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品嘗購買。
河街是文創復興的天然土壤
文創市集的特點是門檻低、體驗性強、空間開放,它能夠以文藝、時尚、新銳等形象,占據城市的一個角落,衍生出各種表現形態,靈活機動。而趕市集、擺地攤、買文創,儼然成為廣大市民尤其青年人熱衷追捧的活動。此次河街文創集市·藝術奇妙夜主打“新青年、新街區、新市集”就表達出了這層含義。特色文創產品的熱賣,預示著由他們精心打造的文創夜市品牌也呼之欲出。
厚愛凝聚著多方力量,常德市委宣傳部主動介入指導,統籌市文旅廣體局、柳葉湖區管委會、經投集團聯合主辦,市經投資管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湖南省文化產業管理研究會承辦,天框文化創意公司竭盡全力,拿出看家本領邀請本土非遺展品——桃源木雕、桃源繡、傳統手工制香、麻質畫四家機構;純藝作品——油畫、書法、石雕三家工作室現場展示、銷售,并通過線下邀請、線上報名,匯聚了50多位原創手工藝人攜作品入駐現場交流交易。全面打造集賞、游、購、品、娛于一體的多元場景,吸引游客體驗,為文創集市造勢,聚集人氣。
端午節當天文創產品銷售異常火爆,每個攤位的營業額在1000至3000元之間,全場零售額突破10萬元。
忽如一“夜”春風來。在聚焦促消費、穩增長的當下,文創集市的成功折射出都市經濟的活力和潛力。“端午節期間,我們籌備了一系列非遺演出,把文創搬進河街,推動非遺文化深入人心,同時也能增加河街商家經營收益。”市經投資管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毅說。
“我們也是在發展中不斷摸索,也有一些新想法、新點子。未來,文創市集不只是物品買賣,還想為青年搭建一個后備箱市集,讓年輕的攤主發揮藝術創造力,把攤位打造成小小的藝術空間,充滿時尚文藝氣息。還想吸引更具時尚潮流的街頭表演、露天晚會等,真正點亮常德河街夜生活!”文創集市策劃者、湖南天框文化創意公司負責人唐琦雯胸有成竹地說。
悠久歷史的積淀,千年詩意的浸潤,賦予了常德河街獨特的文化韻味,打造情景式體驗文創街區,讓更多市民和游客參與進來,沉浸式體驗文化創意給生活帶來的新潮。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鄒碩 朱友芳|常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