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6月12日電 美國專欄作家本杰明·阿亞尼安在《國會山》網站撰文稱,美國干涉主義外交政策持續禍害世界。
文章稱,美國政府在至少80個國家擁有750多個軍事基地,并深度卷入世界上的所有重大沖突,最近的沖突發生在東歐和中東。
阿亞尼安寫道,在伊朗總統萊西因直升機墜毀身亡后,《華爾街日報》編委會和約克城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沙伊·哈蒂里分別撰文,公然主張美國應該幫助推翻伊朗政權。
在歐洲方面,美國外交官維多利亞·努蘭敦促美國政府幫助烏克蘭在俄羅斯境內發動襲擊,拜登最近也宣布他將這樣做。
這些要求升級重大地緣政治沖突的呼聲與美國持久的鷹派外交政策現狀是一致的。但是,在美國政府引發更嚴重的地緣政治不穩定之前,迫切需要對外交政策進行反思。
從歷史上看,美國的干涉主義外交政策并沒有成為一股穩定世界的力量,反而經常給海外和國內帶來傷害。
美國的外交政策機構很少關心國外的民主。在他們眼中,對西方的忠誠高于一切。
文章表示,美國的領導人不應尋求在中東實現更多的政權更迭,而應聽取前眾議員羅恩·保羅的話,他曾在2008年說過,恐怖分子"來這里襲擊我們,并不是因為我們富有和自由。他們來襲擊我們是因為我們在那邊"。
十多年來,美國不顧前駐俄大使、現任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的警告,公開主張烏克蘭加入北約,這對俄羅斯來說是一條硬紅線。
盡管干涉烏克蘭事務是俄羅斯人無法接受的,但在烏克蘭民選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宣布將與俄羅斯而非歐盟簽署經濟協議后,美國竟然在2014年支持推翻他的政變,這直接導致了這兩個東歐國家之間的戰爭。
如今,美國與其繼續向烏克蘭增資數十億美元并幫助他們在俄羅斯境內發動襲擊,還不如重新考慮其在東歐的介入行為。如果沒有美國的插手,目前的戰爭及其帶來的死亡和破壞很可能永遠不會發生。
美國每天都在試圖管制世界。在這樣做的同時,美國政府告訴美國人,我們的國家在全球舞臺上是一股不折不扣的正義力量,為民主而戰,讓外國公民的生活更美好,為所有人確保一個更安全的世界。
但是,與這些宣稱背道而馳,美國的干涉主義導致了不必要的死亡、破壞、地緣政治的不穩定、對西方國家敵意的增加、納稅人錢財的浪費以及對公民憲法權利的侵蝕。
阿亞尼安在文章最后急呼,美國需要立即扭轉方向,采取不干涉主義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