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阿聯酋的聚乙烯、斯里蘭卡的椰糖、越南的休閑鞋……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陸海連接點——廣西欽州港,鐵海聯運班列接駁運轉十分繁忙。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日,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輸集裝箱貨物已突破30萬標箱,達到30.3萬標箱。(據人民網5月21日報道)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我國西部地區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地勢地貌復雜,導致通道建設不易、交通運輸不便,極大制約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此,國家大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對于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需要軟硬“兼施”。西部陸海新通道主通道分別從重慶、成都,分東、中、西三個方向接至北部灣入海口。去年貴南高鐵、敘畢鐵路、防東鐵路、重慶無水港等一批鐵路和港口開通運營投入使用,有效提升通道運輸能力,打通交通堵點。目前,四川隆昌至貴州黃桶鐵路隆敘段擴能改造、黃桶至百色鐵路建設加快推進,建成后,四川、貴州等地前往北部灣出海將大大提速。
硬件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暢通,標準規則軟聯通如何提檔升級?2019年8月,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各有關部門和省區市共同組成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省部際聯席會議機制。2020年12月,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主導成立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協調委員會。如今,通過建設數字化、信息化平臺,新通道共建省區市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化線上服務。在廣西,欽州、北海、防城港地區三大港口路企合署辦公,實時共享船期、泊位、貨物等信息,提高裝車效率和精確度。在寧夏,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已上線19大類781項服務功能,38種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全部通過“單一窗口”受理。
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不僅要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還要培育壯大通道經濟,打造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通過增強數字、金融、技術等賦能,實現通道、產業、貿易深度融合發展。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今年一季度,廣西對越南進出口規模超700億元、創歷史新高,“西部造”新能源汽車在歐洲、東南亞市場拓展步伐不斷加快。
從一條線到一張網,西部陸海新通道不僅暢通了我國西部地區交通物流網絡,還讓西部地區更好的融入世界,緊密地擁抱世界。按照規劃,到2025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將基本形成南北貫通、陸海聯動、開放共享、輻射有力、協同一體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帶動沿線各地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文/圖 景飛飛、王超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