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五月,滿苑綠意。5月13日,“大美貴州·詩意綏陽”貴州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2024屆畢業設計展(綏陽專場)在貴州師范學院開展。此次作品展以藝術為媒介,是對綏陽地域風光和文化底蘊進行深度挖掘與再創造的一次集中展示。
開展儀式上,播放了“東方秘境尋夢綏陽”宣傳片和學生優秀作品;綏陽縣旅投公司與貴州師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簽訂了成果轉化應用意向協議,并舉行了“一卡游綏陽”贈送儀式;優秀畢業生等代表進行了發言。
貴州之美、博大精深;綏陽之韻、如詩如畫。此次設計展以“大美貴州·詩意綏陽”為主題,是綏陽縣與貴州師范學院校地共建、文化互動的一次有益嘗試。通過借助該院人才、資源、平臺等優勢,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共贏,持續推動藝術與地方文化的融合發展,實現藝術作品的在地性轉化,為綏陽高質量發展增添后勁。
據了解,展陳將持續到5月23日,“筆墨綏陽”“和美綏陽”“數藝綏陽”和“創意綏陽”四大板塊,圍繞綏陽自然風光、地域文化和物產資源而設計的200余件作品驚艷亮相,盡顯綏陽“縣域之美”。
“這幅作品主要是采用金銀花為設計的主體,金銀花的植株比花更美麗,所以把植株做成一個美麗動態的慈愛母親的形象,來彰顯它的美麗與嬌艷。”
“我的作品主要是拍攝的金銀花土豆餅、鹽干筍燉跑山雞的制作方法,希望通過我們的短片,讓大家了解綏陽不僅有美景美食,還有更多值得人們紛至沓來的人文美景與歷史文化。”
……
設計展現場人潮涌動,吸引了眾多師生和各地觀眾前來觀摩。在每件作品前,參展學生們都對自己的設計進行詳細闡述,每件作品都展現了學生們在學習中,不斷探索、實踐和創新的精神風貌,他們將自己在綏陽研學的經歷一一記錄,他們充分運用畫筆、畫紙、設計軟件等工具,將自己對于詩畫綏陽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融入自身作品,創作出了這一系列既富有藝術美感又充滿設計巧思的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綏陽的無窮魅力。
“《綏心所憶》這樣一幅作品,從左到右排列的一張張照片不僅僅是我個人成長的記錄,更是對家鄉這片土地發展的見證,以及我對故鄉的深情回憶與感懷。”2020級美術學班學生張娜娜是綏陽人,此次以自己的家鄉為主題進行畢業設計,于她而言有著不同的意義。“這次家鄉的專場作品展,恰逢我作為應屆畢業生參加,看著家鄉的山水美景和風物在校園里以藝術化的方式展現,我的內心感到非常的榮幸,也很激動,希望以后能用更多的方式去宣傳我的家鄉,為家鄉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貴州之美,以其山川之雄奇、民族之多彩、文化之深厚著稱于世;綏陽之地,則以其洞林山水園泉齊聚,煙火與詩意同載,而成為云貴高原上一枚璀璨的翡翠。幾抹顏料的觸碰,繪出新奇的創意,靈性的美景在畫面上定格,一張張畢業設計作品,極具藝術沖擊力,每個展區都恍若一條精彩絕倫的藝術長廊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綏陽縣旅投公司副總經理龍浪在觀展后表示,每件作品都是用心傾情之作,展現了同學們的專業素養、創新精神和藝術態度。“尤其是‘創意綏陽’的板塊,把我們綏陽的農特產品、文創商品、旅游商品進行了完美呈現,讓人很感動、很震撼。我們將以此次與貴州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簽訂的畢業成果轉化意向協議為契機,努力承接好、構建好‘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謀發展、互利共贏’的校地合作典范,共同推動合作協議落地落實、早結碩果。”
在藝術與自然風光、地域文化的多維交融中,貴州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深入挖掘并提升各地區的文化內涵和經濟潛能,實現作品本土化、市場化,推動縣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的多元化和創新轉型,為地方的可持續性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貴州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聶森說,綏陽是一個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地方,此次展覽既是綏陽與貴州師范學院深度合作的成果之一,也是文化創新與藝術創作的具體實踐,“接下來,我們將在貴州的各個縣市區里選取10個縣區進行深度合作,讓縣區成為我們學院的創作基地和實踐基地,能夠培養出更多具備學術素養又能服務社會的高素質藝術人才,不斷提升高校服務社會的能力。”
綏陽縣融媒體中心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