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亢泂櫆 來源: 人民數字聯播網
走進全國技術能手、國家級技能大師馮丹繪工作室,“弘揚工匠精神,傳承精湛技藝”12個黑色大字醒目的位于工作室正中央。
“工作室在傳承好中華茶韻獨特魅力的同時,也將不斷培養技能型人才,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軟實力’。”馮丹繪說,貴州是全國茶葉種植與產茶大省,茶已然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之一,在茶產業有效進行育才、用才和留才,顯得尤為重要。工作室主要以茶藝、評茶、加工等方向為主,培養以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宗旨的國家級茶藝技能大師,為茶行業高質量技能拔尖人才隊伍建設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馮丹繪在進行茶藝展示。
從2018年開始,工作室就圍繞鄉村振興開展培訓工作,截至2023年,已為行業服務百余次,技術培訓上萬人次,培養百余名茶藝高技能人才。
“特別是在2019年,工作室團隊以茶藝助力脫貧攻堅為主抓手,聯合人社局、農業農村局,對貧困戶進行技能技術培訓后推薦在茶企就業、創業?!瘪T丹繪說,不僅如此,還進行等級認定,以貴州省茶產業發展所需的知識、技能為導向,加強培訓課程的教研和開發,更加貼近產業發展需求,培養實用型人才。截至目前,工作室鑒定后取得茶技能等級證書人數有2000余人,為貴州茶產業發展服務提供堅實地保障。
工作室不斷探索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打造“1+1+N”主體模式,建立一室一校N基地。目前與20余所職業院校合作,成立職業培訓學校,建立學院工作室、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雙師培訓基地、實訓基地等。通過工作室平臺模式的設立,增強了教師隊伍技能水平,提升了學生就業能力,有效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成為茶藝高技能人才培養重要平臺。
為更高質量培養高技能人才,工作室積極探索師帶徒、傳幫帶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一對一”及“一對多”等各形式的互幫互學方式開展技能培訓、制定相應的培養計劃,進一步培養師帶徒成員快速成長為中堅技術力量。目前已有工作室成員獨立領銜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同時以校企合作為主線,運用新技法培養學院高技能高水準師生隊伍,共培養了高級工以上教師百余人,學生500余人。
“我們還積極承辦、協辦或參與職業技能大賽。在大賽中以技術支持為競賽提供好保障,積極指導工作室成員及學員參加技能大賽。目前獲得省級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1人,榮獲省級技術能手7人,省級大賽金獎2人,省級一等獎8人等榮譽?!瘪T丹繪說。
不僅如此,工作室還通過開發茶技能體系培訓、絕技絕活研修班,進行茶技能比武、技能研修模式,提高技能人才技術。目前與學院共培養760余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勻毛尖茶制作技藝傳承人。開展絕技絕活線上培訓,讓更多人掌握高水平沖泡茶湯質量的方法,目前已在線學習近18萬人次,為茶產業技能人才高質量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也有效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一名茶文化傳播者、茶藝技能推廣工作者,我要當好鄉村振興路上的引領者?!瘪T丹繪對未來的打算,已初步有了思路,搭建科研院所、產業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產學研交流平臺,推行現代學徒制,讓行業專家進校園,參與專業課程建設、教材編寫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共同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當好黔茶文化的傳承人,通過茶空間體驗、茶文化交流活動、茶藝評茶技能培訓、茶文化活動策劃等多方位、多角度傳播茶文化,為茶行業培養高技能茶藝人才。
“工作室將為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不斷貢獻力量,讓中華茶文化走向世界舞臺,并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瘪T丹繪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