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產業強化人才支撐,依托教育深化人才供給。2023年10月13日,由云上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貴州大學主辦的全國大數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貴陽成立;2024年1月18日,由貴陽市農業農墾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貴州黃牛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分別與貴州大學和貴州農業職業學院牽頭,成立中國現代山地生態農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中國貴州黃牛產教融合共同體……
中國現代山地生態農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中國貴州黃牛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
去年以來,由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牽頭的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紛紛成立,憑借跨區域匯聚產教資源,有效促進產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務高效對接、支撐全行業發展等諸多優勢,“共同體”成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重要途徑。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產教融合已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發展模式,要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能力,就必須推動產教融合走向深入。”貴陽農投集團董事會秘書、投資和戰略發展部部長邱凌表示,產教融合共同體將匯集政府、高校、企業等多方資源,形成支撐產業發展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大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2024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聚焦產業發展需要加強人才培育引進。推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辦學思路、辦學定位、辦學模式、學科專業優化調整,聚焦重點領域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職普融通,推動“產業導師”更好服務產業發展,培養更多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在第二屆全國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技能大賽決賽中,貴州裝備制造職業學院代表隊斬獲“5G+虛擬現實開發應用”賽項一等獎
“定制”人才精準培育
得益于貴州新能源產業火熱,貴州裝備制造職業學院比亞迪應用技術(產業)學院的學生,在就業市場上可謂炙手可熱,甚至學生還沒有畢業,就被企業早早“預定”。
比亞迪應用技術(產業)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學院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核心,建設了面向新能源汽車制造、整車裝配、檢測、試測、維修等核心崗位的專業群,彌補了省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前端教學支撐的空白。
近年來,貴州裝備制造職業學院主動對接產業、行業、企業,分別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共建比亞迪應用技術(產業)學院和吉利汽車產業學院。校企雙方共同研討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及標準,共同開發課程、共同承擔教學。將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不斷融入課程標準,與企業共同開發“訂單班”“精英班”定向課程。
人才“定制”,一方面是人才培養與企業發展契合,另一方面則是就業需求和崗位需要的完美適配。貴州連續三年將“訂單班”作為保障就業的重要舉措,高位統籌推進,將高職院校1.8萬“訂單班”畢業生就業納入“十件民生實事”。
去年底,貴州省教育廳公布《關于做好2024屆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提出還要擴大科研助理和訂單班崗位。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加強校企深度融合,主動與企業和用人單位開展訂單班合作,訂單培養人才,深度挖掘崗位資源,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粵菜師傅”技工培訓項目學員李宏杰制作蛋撻
技工職教融合發展
33名群眾參加“烏江豆腐魚師傅”中式烹調師職業技能培訓,拿到了上崗證——“中級烹調師等級證書”;53名女學員參加美容師技能培訓順利結業,將根據意愿推薦就業……今年以來,遵義市播州區圍繞區內企業用工需求和群眾就業意愿,開展免費“項目制”培訓,通過遴選了10家項目制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定向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促進群眾就業、創業。
職業院校作為技工培育的主陣地,貴州充分發揮職業院校技能培訓優勢,推進技工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發展。
建立全省統一的職業教育招生平臺,組織實施技工院校畢業證書“雙認證”行動,推動職業技能等級與相應學歷雙向比照認定;推廣“校企合作”訂單培育,大力實施訂單定崗培訓;加強職業院校“雙師型”“一體化”教師培養……貴州多措并舉,推動職業技能培訓高質量發展。
就業是技工、職教融合發展錨點。2023年,貴州省政府制定出臺“貴州技工”“黔菜師傅”“黔靈家政”“黔旅工匠”工程四個實施方案,指導各地通過實施四項職業技能培訓重點工程,推動職業技能培訓高質量發展,提升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方案提出,到2025年,“貴州技工”數量基本充足、結構相對完善、年齡梯隊趨于合理、技藝素養整體提升;“黔菜師傅”工程培養、評價、品牌體系基本建立,我省黔菜產業人才培養、菜式菜品、餐飲服務、營養健康協調發展;“黔靈家政”全省培訓家政服務員、養老護理員、育嬰員、護理員等15萬人次以上;“黔旅工匠”旅游產業人才培養機制基本完善,全省累計開展旅游從業人員培訓12萬人次以上。
加快推進職業教育與技工教育深度融合發展。貴州著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逐步形成規劃布局合理,辦學理念先進,培養模式科學,服務社會功能顯著,職業院校與技工院校融合特色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同時在建立技能榮譽制度、構建和完善資歷框架制度、建立職業教育和技工教育融通發展制度等方面不斷完善,建立健全技能人才發展制度。
蒙古國前杭愛省理工學院與貴州農業職業學院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對外交流技能“ 出口 ”
3月7日上午,蒙古國前杭愛省省長道爾吉蘇榮一行到貴州農業職業學院開展交流座談,雙方將在農畜牧業領域深入與開展交流合作。
早在2018年,學院為來自前杭愛省的7名專技人員開展了為期16天的農業科技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牛羊飼養、傳染病、外科手術、畜產品質量衛生四個主題,貴州“技培”的成效得到對方高度認可。
作為貴州唯一一所農業類高職院校,學院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助力“技能貴州”培訓品牌“出口”。
老撾瑯南塔省是傳統農業省,由于受技術、經費、經驗等限制,農業發展面臨諸多問題。貴州農業職業學院積極研究瑯南塔省農業發展技術需求,充分發揮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優勢,2022年以來,已為老撾瑯南塔省開展七期農業科技培訓,培訓瑯南塔省農技人員218人次,學院1037學生通過線上參加培訓、153名教師參與培訓或線上線下交流,培訓內容涵蓋種植、養殖、種養循環、農產品加工、飼料生產等近20門課程。
貴州農業職業學院實地參觀老撾東坎商農業技術學院校內養殖場以及合作企業
依托農業科技培訓項目,貴州農業職業學院與老撾瑯南塔省建立深厚的友誼,先后掛牌成立“貴州農業職業學院-瑯南塔綜合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實訓基地”“中國貴州農業職業學院與老撾Air Cow Raising農場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中國貴州農業職業學院與老-中農業科技發展合作社”等國際化交流合作平臺及基地,有效促進兩地之間的聯合辦學和科研合作。
“技能貴州”實施意見提出,要創建“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合作品牌。依托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將深化職業教育合作,繼續實施中國—東盟職業教育領航計劃,面向東盟及“一帶一路”國家舉辦“中文+技能”國際合作項目,構建“產業‘走出去’+人才‘訂單班’”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發展模式。此外,舉辦職業教育援外培訓項目,打造貴州職業教育服務東盟國家技能人才培養特色品牌,助推貴州職業教育“走出去”。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何登成
編輯 羅秋紅
二審 潘曉飛
三審 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