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由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指導的音樂文化傳承節目《聲生不息·家年華》金曲盛典播出,現場頒發了“微博網友摯愛合作金曲”“創新突破獎”“品質舞臺獎”“潛力新人”等十大獎項,當全場大合唱結束,“無聲雞蛋仔”一家的聽障女孩用稚嫩的童聲唱起《我愛你中國》,這份驚喜的“聲音禮物”感動全場,也為盛典畫上圓滿的句號。
通過近三個月的中華音樂巡禮,共有24位歌手帶來了110個有審美有溫度的舞臺,節目將目光聚焦于“家”,用歌聲重溫“當年情”,記錄“當下事”,以一個個溫暖振奮的音樂故事,書寫中華文脈代代傳承、生生不息的時代篇章。
經典之聲皆是“當年情”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金曲盛典開場,常駐歌手們串聯起周華健、譚詠麟、臧天朔三首名為《朋友》的歌,向因音樂而結識的友誼致敬,也圓滿了中華音樂血脈相連的情感表達。盛典舞臺上,《再回首》《風平浪靜》等經典歌曲,以及男隊與女隊全員上陣的合唱《送別》《姊妹》,無一不是在用經典之作詮釋同行之誼。而整季節目中,對于經典旋律唱誦和改編演繹數不勝數。
《聲生不息·家年華》通過傳唱經典旋律致敬歲月,歌手們以高質量的改編演繹,唱頌那些為了家國奮斗過的故事和人,為中華音樂留下了生動的注解。不管是金曲盛典中三首《朋友》的大聯唱,還是往期節目中經典老歌《玫瑰玫瑰我愛你》《愛的供養》的新編“爆改”,不同時代好歌在這個舞臺上延續著幾代人的“當年情”。
在整季110個舞臺的背后,藏著每個演繹者自己的故事和態度。另類改編的《易燃易爆炸》,表達信息時代面對他人評價時的自我態度,《行走的魚》講述了該如何直面人生的暗色情緒。這些創作者的表達被編織進音符,詮釋著百般滋味的“人間事”,而這些扎根共有精神土地,擁有相同文化基因的藝術化表達,也給予了人們溫暖前行的動力。
有音樂有愛有家人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聲生不息·家年華》匯聚老、中、青三代大陸歌手和港臺“親人”,組成“葫蘆七兄弟”“五朵金花”兩個家庭,誕生了諸多為人津津樂道的互動名場面,而這種從結識到相交的友誼也引發了觀眾的共情與共鳴。
在金曲盛典中,經過五輪歌曲競演比拼,男隊最終贏得代表家庭榮譽的獎項“榮耀家庭”。懷著合作的初心而來的歌手們,感慨于音樂與愛將大家連接在一起。以“家庭”為單位,歌手們攜手挑戰不同的音樂風格,共同的音樂記憶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深化了同根同源的同胞情誼。
經過近三個月六場迷你演唱會、六個主題競演,《聲生不息·家年華》從自我、愛情、生活等不同橫縱軸探索百年來中華音樂的多種面貌,不斷強化中華兒女的共同記憶與共同情感,激發了中華文化根脈中的自信與光芒。攤開音樂的手掌,扎根千年的詩篇激蕩起時代的回響,成就了“家”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