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期間,瑞士國家旅游局負責人表示希望向中方學習,吸引更多中國游客,共享冰雪經濟資源?!叭鹗可暾埣尤胛穆帽绕础币欢瘸蔀橹袊W民熱議的話題。
眾所周知,這個冬天,作為冰雪文化,冰雪經濟名片的“冰城”哈爾濱可是火出圈了。“不是歐洲去不起,而是‘爾濱’更有性價比。”元旦假期三天,哈爾濱累計接待游客304.7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9.14億元,雙雙達到歷史峰值。
直接原因看,北京冬奧會為全國人民作了一次冰雪產業的普及,推動了體旅融合,加快了冰雪旅游的發展。2023至2024雪季是后冬奧時代和第九屆亞冬會黃金發展期,必然迎來爆發,以滑雪產業為支撐的冰雪經濟正持續釋放潛力。哈爾濱只是個典型代表。
素有龍江冰雪金字招牌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區亞布力,自11月9日“開板”以來,日均游客量約5500人次,單日最大接待量約7500人次,遠超歷年同期水平。
而“冬奧之城”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萬龍滑雪場,自11月8日雪場“開板”以來,平日客流量約為2500人次,周末客流量可達5000人次。該區2023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共接待游客164.87萬人次,其中滑雪人數達56.8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9.25億元。
新疆、黑龍江、吉林、河北等其他溫泉滑雪度假區也都是人頭攢動,廣州、重慶、昆明室內滑雪場門票銷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過1.5倍。
“冰雪游”已成為時尚。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元旦假期,國內冰雪旅游熱度環比上漲216%,冰雪運動、冰雪景觀以及冰雪主題的文旅活動是2024年冰雪旅游的主要玩法。攜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滑雪門票訂單量周環比增長113%,較上年同期增長近兩倍。
《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顯示,預計2023年中國冰雪運動產值將達到8900億元,2025年將達到1萬億元,占整個中國體育總產值的五分之一。
根本原因看,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所言,“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冰天雪地”火爆全國,這些都反映出中國旅游消費能力和旅游需求的不斷增長,體現的是中國經濟乘風破浪的底氣和信心。
無論是盛夏淄博燒烤“還是隆冬“南方小土豆”勇闖哈爾濱,展現的是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中國14億多人口超大規模市場的活力。其背后是強大的經濟實力和中國經濟產業轉型升級和供給側改革的推力。技術創新是重要牽引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突破126萬億元,同比增長5.2%。中國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900萬輛,連續9年全球第一。中國申請人通過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創新指數中國排名上升至第12位,中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數量首次躍居全球第一。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沒有改變,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冰雪經濟是典型的新業態新模式,場景豐富,服務和產品多樣,消費頻次高、鏈條長。將冰天雪地發展為金山銀山的嘗試已見成效。
我們需要不斷創新,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不斷涌現“新供給”,推動經濟內循環,帶動經濟外循環,從而實現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國節日消費旺、冰雪經濟熱,為全球旅游市場注入了強勁動力,我們將不斷發掘和釋放市場需求,持續為世界貿易、投資增長提供更寬廣的天地,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更多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