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月18日長沙訊 黨員聯戶貼心解群眾難題、“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深入推進增強發展動力、村黨總支發揮堡壘作用帶村民奔富……一幕幕溫暖的瞬間、一份份優異的答卷背后,清晰跳動著“黨建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發展添動力”的有力脈搏,凝聚著長沙縣基層黨建工作迸發的磅礴力量。
參加主題教育的基層干部多、工作一線的黨員多,是夯實黨的基層基礎的有利契機。長沙縣始終堅持強基固本,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注重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圍繞選優配強帶頭人隊伍、建強基層組織、推動“支部示范創優”,實施“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持之以恒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基層基礎,為推動鄉村振興和優化基層治理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
鍛造過硬干部隊伍,村級組織強引領
“作為一名基層黨組織書記,通過此次培訓,我發現了自身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雖然有壓力,但更多的是收獲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動力。”在高橋鎮舉辦的村(社區)所屬支部書記培訓班上,范林村第一黨支部書記周細明在微黨課分享環節說。
為加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能力素養,高橋鎮采取黨校老師“宣理論”、黨政領導“講黨課”、業務辦線“傳本領”、優秀村(社區)書記“授經驗”、學員代表“談心得”等方式進行集中學習。設置黨性教育、安全生產、鄉村振興、業務培訓等主題課程,幫助參訓人員全面找準角色定位,了解職責任務。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選優配強帶頭人是做好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工作的關鍵,長沙縣把抓實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教育培訓,建強村(社區)黨組織隊伍,作為抓黨建優治理、促振興的首要任務。
長沙縣持續舉辦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培訓,開展頭雁講壇及擂臺比武23場,每年組織選派100名左右的村(社區)干部到市內外進行掛職學習,幫助村干部解放思想、打開眼界、提高本領。注重在征地拆遷、項目建設、經濟發展一線鍛煉培養干部,每年從高學歷、致富帶頭人中培養500名左右入黨積極分子。
2023年,長沙縣開展村(社區)所屬黨支部“示范創優”專項行動,圍繞補短板、抓日常、創示范總體目標,推動基層黨組織規范化發展,持續不斷地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力量,全縣基層組織形成了齊學先進、爭創示范的良好氛圍:如青山鋪鎮通過“培訓+實踐+督導”的方法提質增效黨支部規范建設;開慧鎮按照“精、實、嚴”的要求選優配強抓實黨建指導員隊伍;黃花鎮推進“院士農業”抱團發展,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以點帶面、整體提升的良好效果。
2023年,長沙縣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1.556億元,經營性收入4858萬元,50萬元以上的村(社區)111個,占比78.72%,50萬元以上(經營性收入15萬元以上)的村(社區)96個,占比68.08%。
深化書記創新項目,基層發展添動力
“以前地磚經常有破損,一下雨就可能濺濕鞋。現在門前路修補好了,腳下走著平坦,眼睛看著舒坦,下雨天也不怕踩得到處都是水。”看著新鋪的瀝青路面,家住長龍街道長龍灣小區的楊娭毑充滿了喜悅。
楊娭毑口中的變化,源自百街千巷項目的實施,也來自“走找想促”的長龍實踐。“鵬哥聽你說”民生服務項目是長界社區黨支部深入了解群眾需求,打造的基層治理新模式,著力幫助居民群眾解決煩心事、瑣碎事、急難愁盼事。
長界社區黨支部書記陳鵬在推行“鵬哥聽你說”民生服務項目時,發現長龍灣小區周邊商鋪前多處地面破損、凹陷,給居民生活出行帶來極大不便,長界社區對接街道城管中心,確定整修方案,迅速組織提質改造,改善了居民出行環境。
長沙縣深入貫徹落實市委“黨建聚合力”工程,創造性實施“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用抓項目的方式落實閉環管理,強調“書記抓、抓書記”,引導形成了書記帶頭抓黨建、隊伍創新抓項目、全縣務實抓發展的良好工作局面。
江背鎮印山村積極探索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通過加強規劃設計、持續打響“三湘第一村”的品牌、盤活天璽湖等紅旅資源等方式,形成了村莊變景區的美麗蝶變,2022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0.6億元,人均收入7.1萬元。
星沙街道金茂路社區發揮銀發力量,參與到文明創建、志愿服務、基層治理等工作中,近年來,金茂路離退休支部先后被評為“全省示范性離退休黨支部”和“全省先進離退休黨支部”,2022年社區成功創建全縣唯一一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2023年,全縣共實施“黨建聚合力”書記創新項目202個,覆蓋組織建設、集體經濟、基層治理、營商環境等多個方面。從圍繞中心大局、聚焦民生關切,提質推動城鄉基層治理、大力推動集體經濟發展、營商環境優化等工作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一個個創新項目實施,讓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由虛轉實,成為基層黨組織引領村集體經濟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夯實基礎治理的有力抓手。
完善片組鄰“三長制”,貼心服務聚民心
“新自來水管道入戶后,自來水壓力強,用水方便多了!”近日,在青山鋪鎮賽頭村,鄰長帶頭積極作為、主動爭取解決自來水的事成為村民們熱議的話題。
青山鋪鎮按“就近、就便、就熟”的原則,由群眾自主推選,必須“講政治、身體好、素質強、威望高、熱心腸”,每一位鄰長聯系5到15戶,全鎮組建421個親鄰網格,與“村、片、組”網格無縫對接。目前,已實現全鎮群眾走訪全覆蓋,有效助推了和美鄉村建設、產業發展和老百姓關心的民生實事700余件。
這是長沙縣全面推行片長、組長、鄰長“三長制”,解決民情小事的一個場景。2023年以來,長沙縣共推選2.5萬名村(居)民代表聯系服務群眾,覆蓋37萬余戶家庭,實現人口、空間、行業領域“三個全覆蓋”。推動各鎮街創新推動“三長制”工作,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安沙鎮依托片、組、鄰“三長制”工作體系,完善村(居)民代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推動閉環處置、指揮協同、多元應用,處理安全隱患、突發事件、環境保護、糾紛調處、社會保障、社會治安、公共設施等管理服務事項。
金井鎮在14個村(社區)582個村(居)民小組推選1308名“鄰長”聯系服務群眾,覆蓋19500戶家庭,實現 “代表聯到戶、戶戶有人聯、家家有服務”,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
通過“三長制”聯動發力,以“微服務”撬動“大治理”,讓群眾的“呼聲”變成幸福的“掌聲”。據介紹,2023年以來,全縣代表幫代辦政務服務800余件,收集處置群眾意見建議1.5萬余條,共發現上報各類隱患信息1000余條,全部得到有效處置,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迸發出更多智慧和實踐。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服務人民為追求。長沙縣還依托“微黨課”講好黨的創新理論,點亮“微心愿”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抓好“微服務”立足崗位作貢獻,進一步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服務發展的熱情和動力,鼓足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勁頭,真正讓黨員受教育、發展見成效、群眾得實惠。
既從大局著眼,又從實處入手。站在新的起點上,全縣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將一如既往,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助力基層治理持續優化、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鄒碩 朱友芳|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