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河南省太康縣用足用好發展現代農業、推進鄉村振興的各項政策,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實現產業興旺、村強民富的目標。
12月27日一大早,在太康縣某蛋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正在抓緊趕制三個鴨蛋產品的訂單,準備發往安徽、山東、江蘇等省份。
“我們實際入庫和出庫是成正比例的,預計2023年全年可銷售1.5億枚左右,銷售額可以突破2億元。”該公司總經理說。
近年來,太康縣王集鄉因地制宜積極發展鴨蛋產業,目前存欄鴨168萬只,蛋鴨113萬只,肉鴨55萬只。初步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發展體系,年產值4億元左右,帶動農戶326戶。
“每戶每年的凈利潤10來萬元,往后還需要擴大規模,盡量讓周邊的群眾不出家門,在家門口就能夠掙到錢。”太康縣一位蛋鴨養殖戶說。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我們通過讓特色農產品形成產業優勢,進一步帶動企業增收和群眾的增收?!?太康縣王集鄉干部沈彬說。
離此不遠的轉樓鎮大營子村睢躍鞋業加工車間,工人們正在馬不停蹄地趕制鞋子訂單。車間年產值達到800萬元左右,吸納了周邊村60名勞動力就近務工。
一位務工人員表示:“我以前在家帶孩子,現在家門口開了一個鞋廠,通過政府的技術培訓,我學會了單針、雙針、電腦車,在這里上班我既能顧家又能掙錢?!?/p>
太康縣轉樓鎮黨委副書記丁俊科說:“我們把優質企業、特色產業引進村莊,同時鎮政府提供針對性培訓和服務,為鄉村振興發展搭建平臺,為群眾就業拓寬渠道?!?/p>
如今,太康縣已形成村村有產業,人人能就業,戶戶能增收的良好局面。
太康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劉春麗說:“太康在全縣范圍內加大產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力度,扶持龍頭企業等幫帶主體,提升聯農帶農的能力,提供金融技術等多方面的支持,增強農戶自我發展能力,帶動更多的農戶增收致富。”(郜敏 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