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無線網絡的廣覆蓋,居民閱讀方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如今,數字閱讀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為進一步提高全民閱讀覆蓋面和影響力,切實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以來,紅花崗區圖書館積極探索服務途徑,以數字化服務拓展群眾的閱讀形式和渠道,聯合社區整合線上線下空間資源,推動數字文化融入群眾生活,讓社區共享文化惠民成果,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沒有成排的書柜,沒有堆積的書籍,一個小程序碼就是一個小型“圖書館”……近日,記者走進忠莊街道永和社區花語岸小區看到,居民們不時拿出手機掃描線上閱讀“碼”,或閱讀或聆聽著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內容。
“過去看紙質版圖書要跑圖書館,現在有了數字閱讀很方便,隨時隨地就能用手機在線讀書、看報、聽書,而且分類清晰明了,書籍內容也很豐富,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加充實了。”居民周小霞提起社區的線上閱讀豎起了大拇指。
據了解,今年6月,紅花崗區圖書館聯合永和社區建設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數字閱讀平臺,該平臺具有推薦、圖書、期刊、講座、繪本五大板塊,并配備有精彩活動、主題書單、學術資源、經典朗讀、學習打卡、積分商城等欄目,群眾掃碼進入小程序后點擊“我的書單”,即可實現免費線上閱讀和聽書,方便隨時隨地看書,進一步滿足群眾多元化的閱讀需求。
“我們的電子書單擁有海量的閱讀資源,包含38000多冊圖書、3000多種期刊、10000多集視頻講座、1200多種兒童繪本等,內容優質且每日更新,從‘一卷在手’到‘一屏萬卷’,讀者隨時隨地都能在一座‘移動圖書館’中體驗閱讀。”紅花崗區圖書館負責人告訴記者。
“我們通過鏈接紅花崗區圖書館電子圖書資源,結合轄區居民閱讀習慣及年齡分布特點,在小區設置線上閱讀掃碼點和捐書箱,讓更多喜愛閱讀的居民群眾體驗到閱讀的便捷,收獲高品質海量書籍帶來的閱讀福利,同時通過捐書、換書、贈書等形式實現圖書循環流轉,提高閑置圖書的利用率。”永和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陳永琴介紹,除了線上閱讀,社區也積極打造線下閱讀空間,為居民提供線下閱讀場所,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目前,社區平均每月接待閱讀群眾100余人次,組織讀書活動10余次。
數字閱讀成為社區便民文化服務的新載體,通過線下和線上閱讀空間相結合,打破傳統“讀本”方式,把海量圖書裝進“碼”里,讓更多人同時共享優質閱讀資源,居民可以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享受社區文化便民服務。
“近年來,數字閱讀已成為全民閱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無論場景和方式如何改變,開卷有益始終沒變,讀書的意義和價值也始終沒變。”紅花崗區圖書館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區圖書館將不斷加強數字閱讀平臺的建設及推廣,積極完善全民閱讀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滿足廣大群眾隨時隨地獲取文化資源、參與文化活動的需求,同時充分利用“流動圖書車”,發揮館藏圖書資源優勢,不定期為鄉村、社區、學校等地送去更多實用的“精神食糧”,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讓書香浸潤人心,為紅花崗區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建設再添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