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田徑”,在盒馬工作的王春雷是一位運動健將,也是一名聾啞人。五年前,他經朋友介紹來到盒馬工作,成了倉配運營部門的一名揀貨員。他通過手語和釘釘跟其他同事交流,工作之余他堅持體育鍛煉,去年的杭州市殘疾人運動會上,他拿下了800米、1500米、三級跳遠、4×100米以及4×400米接力賽總共5塊金牌。在無聲的世界里,他專注的完成每一單,工作輕車熟路的他現在已經可以當其他聾啞同事的“師兄”了。
在盒馬,像王春雷一樣,在全國的盒馬門店,截止今年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有近300位殘障人士在倉配運營、門店運營等不同崗位工作。盒馬杭州HR負責人胡靜介紹道,最初,有殘障人士在盒馬找到工作后,覺得工作不錯,就介紹其他殘障朋友來應聘,相互傳授經驗,形成了一種傳幫帶的習慣。慢慢地,盒馬開始對殘障人士就業進行崗位開發。現在,大多數殘障員工在盒馬的崗位集中在揀貨、烘焙生產等。
喜歡烘焙的方靈芝是一名聾啞人,她來盒馬工作一年多,負責的正是一家盒馬門店烘焙區的生產和衛生工作。剛到盒馬不到半年的張克,則在門店的后倉做揀貨工作,在無聲的世界里,動作麻利、熟練操作機器的他每天接單不少,一天下來走路步數能到幾萬。
胡靜介紹道,與傳統行業相比,互聯網和新零售公司能更多的用數字化方式為殘障人士就業減少一些障礙。例如,在盒馬,揀貨過程除了手工分揀之外,更多的可以通過看機器上的信息來接單、核對,在后場倉庫,不通過聲音也能獲得信息,這正好是聽障人士所能勝任的工作內容。“大家平時也可以用釘釘交流、其他同事可以打字,著急的話也可以先語音,再用語音轉文字的功能給聽障同學看文字,不會手語也能用手機交流?!痹诤o看來,這是數字技術、新零售方式的人文價值之一。
近年來,除了自身摸索殘障員工的管理與關懷方式,盒馬也在殘障員工招聘方面聯合更多社會力量,除了朋友介紹式的“社招”,“校招”也成為殘障員工招聘的新方式。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的張磊老師介紹道,四年前,學校與盒馬開始在殘障人才輸送方面合作:學校面向全國招生,電商專業每年畢業的聽障學生大概有20—50人,很多聽障學生經過培訓可以勝任美工、分揀等工作。他希望,能有更多像盒馬這樣的企業能開發適合殘障人士的崗位,給予殘障人士就業更多支持、關懷。
杭州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陳剛表示,在今年市殘聯組織的雇主培訓上,盒馬分享的殘障員工崗位開發、員工關懷方面的經驗,對其他單位有很大的啟示和幫助。只要努力消除殘障人士就業障礙,他們就同樣會成為優秀的人才,期待能有更多用人單位加入就業助殘的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