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海關總署前總工程師李文健
1月9日,電子商務新業態新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召開。中國國家海關總署前總工程師李文健在論壇中致辭,他表示,電子商務是當前國際貿易的新引擎、新動力,但同時,通過跨境電商方式實施走私犯罪的不法現象時有發生,我們要有效防治電商領域走私違法事件的發生,共同促進跨境電商健康發展。
李文健說,隨著數字技術全球化的推進,電子商務一躍成為經濟活動的新寵。以中國為例,據海關統計,1-9月份,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已達1.7萬億元,同比增長14.4%。(近三年進出口總值分別為1.62萬億、1.92萬億和2.11萬億,分別同比增長25.7%、18.6%和9.8%)。
另一方面,李文健指出,當前國內跨境電商企業依然魚龍混雜,通過跨境電商方式實施走私犯罪的不法現象時有發生。海關分析跨境電商走私的手段,不法分子主要通過交易、支付單和物流單造假實施,而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海關與相關政府部門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予以治理。
李文健認為,有效防治電商領域走私違法情事發生,共同促進跨境電商健康發展,不僅是海關等政府部門的職責,同時也是電商企業,特別是電商頭部企業、平臺企業共同的社會責任。
為此,李文健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強化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實現海關、銀行、交通、郵政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與執法合作,通過多源數據對“三單”進行交叉校驗,確保跨境電商貿易的真實性;
二是搭建跨境電商風險防控公共平臺,將這一風險防控公共平臺與電商頭部企業、平臺企業的電商交易平臺進行捆綁,直連獲取交易支付、物流原始信息實現對電商數據的企業自治與社會共治;
三是加強海關與電商企業,特別是頭部企業、平臺企業的合作,共同維護好跨境電商風險防控公共平臺,共同實現跨境電商數字源頭治理,共同促進跨境電商的健康發展。
“我們處于數字技術的時代,通過對跨境電商數字源頭治理,來清除和防范數據造假行為是治理跨境電商走私的最有效途徑。”李文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