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27日長沙訊 10月27日至31日,第二十四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期間,湖南省農機事務中心組織在長沙市國際會展中心E4館內舉行現代農業裝備展,共188臺套現代農機裝備參展。
現代農業裝備展展區面積約6000m2,設置了舞臺特展區、中心特展區、應急救災農機設備展區、創新研發農機展區、丘陵山區農機展區、平湖農機展區等6個展區,參展單位包括中聯重科、湖南龍舟、湖南農友、湖南農夫、益陽富佳、一拖、濰柴雷沃、井關、洋馬、湖南農大、林科大、中科院麻類研究所等33家省內外農機生產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參展產品以省內近年來創新研發產品,省內外丘陵山區機械、平湖區機械和應急救災機械為主。
本屆展會重點突出以下活動亮點:舉行農機新產品新技術發布,包含湖南龍舟、湖南農友、湖南木林森、湖南維納智能、一拖等單位自主創新研發的5款新產品或新技術發布;開展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政策宣貫宣講,讓行業標準更好地規范企業行為;現場辦理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讓補貼政策更好地惠及每個用戶;舉辦產銷企業采購合同(意向)簽約儀式,積極為生產、銷售企業之間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
據了解,參展的典型代表機具有,糧油生產機械:高速育秧播種流水線成套設備、水稻有序拋秧機、大豆玉米聯合播種機、再生水稻收獲機、油菜機械化分段收獲裝備、小型移動式谷物干燥機等。經作林果業生產機械:研發山地軌道運輸機、履帶自走式苧麻剝制機械、百合挖掘式采收機,輕型履帶拖拉機等。據湖南農夫機電有限公司片區經理沈春奇介紹,國家農業農村部對于湖南農夫自主創新研發的履帶拖拉機非常重視,目前已出口至東南亞。
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農機裝備總動力達6755.95萬千瓦,位居全國第6位;水稻、油菜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81.78%、 66.55%,其中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近3年每年增長5個百分點以上;持續實施農機“千社工程”,全省農機合作社總數達6200家,90%以上開展了代耕、代育秧、代插拋、代收、代烘等機械化作業服務。全省農機工業總產值達280億元,約占全國1/10;湘產碾米機、小型收割機、履帶拖拉機深受“一帶一路”國家青睞,中聯農機業務擴展至亞、歐、非、南美等地區多個國家。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鄒碩 朱友芳|呂佩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