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溫情喜劇《佩奇先生》將于9月29日重磅登陸繁星戲劇村。“溫情”與“喜劇”,將在這部原創新戲里碰撞出別具一格的火花。
一對十幾年未見的父子該如何相處?“佩奇先生”、“杰尼弗”、“巴巴布爾”,他們是誰?一位缺席多年、深陷“規則”的父親,一位操著一口譯制腔、想要買JK制服的古怪奶奶,一位疏離而神秘的兒子,這樣怪誕的角色與復雜的親情關系,將全由兩人一拖把在舞臺上呈現。
家庭故事啼笑皆非,《佩奇先生》以對生活圖景天馬行空而又細膩真實的呈現引起觀眾的共鳴,為觀眾帶來難以忘懷的戲劇體驗,引領我們笑對生活的起伏與變故,讓我們重新感悟親情、成長和生命的真諦。
笑中帶淚,溫情治愈的藥方
《佩奇先生》不僅是一場獨具匠心的喜劇表演,更是一劑笑聲與淚水交織的治愈藥方。
從創作文本上來看,編劇雷靜把它歸結為接受:“能樂就樂,破解掉悲,我接受了張曦的喜劇理念并處理成完整的文本。甚至連創作過程也是一出溫情喜劇,張曦講述了自己“夸”著編劇雷靜改了20多稿、從未有過分歧的故事,也分享了兩人曾用36小時調整出一版全新的劇本,超高的工作效率震撼到了演員胡格暢,讓其決定加入這個團隊一起奮斗的故事。它以深刻的情感打動著觀眾,以喜劇的視角,探討原生家庭的隱痛和童年的創傷,觸及這些藏在心底,或許不愿提及,但一直影響著我們的往事與裂痕。
從角色設置上來看,兩位男演員塑造出一對陌生父子、共同演繹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當然,表演難度也是十分考驗演員的,演員胡格暢表達:“我直到現在還在適應,年紀、性別和性格都和我不太符,當我逐漸摸索到如何塑造老太太的聲音、肢體、表情之后,又開始遇到了新的問題,如何從兒子的喜悅中迅速切換到奶奶的悲傷,又從奶奶的悲傷中迅速切換到兒子的喜悅,也許在演出的過程中仍要不斷調整。”
導演張曦談到,“喜劇不是簡單的逗樂,《佩奇先生》有自己的內核,它講的是需要溝通。”在分享會上,觀眾朋友們也分享了自己關于親情與溝通方式的問題。一位觀眾說,高三時,自己因為學業壓力一直沒有去看望爺爺,盡管爺爺三番五次邀請,自己卻一拖再拖。待到高考結束終于要去看望爺爺的時候,卻從爸爸口中得到了爺爺去世的消息。未能在爺爺最后的時光里陪伴他,成了自己永遠的遺憾。也有觀眾分享,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覺得原生家庭的和睦給自己帶來了許多快樂與力量,家人是自己最堅實的依靠。
親情是我們每個人生而面對的課題,有人因它傷痛,也有人因它的力量而強大,足以面對生活所有難題。《佩奇先生》將走進觀眾內心深處最柔軟敏感的角落,走進我們或溫馨或感傷的回憶,探討每個人都無法繞開的親情,為我們帶來治愈與和解的力量。
繁星戲劇村口碑喜劇演員張曦導演處女作
從《我是余歡水》中體態豐腴、舉手投足盡顯犀利的丈母娘,到《說走就走的旅行》操著一口地道西安口音、將幽默貫徹到底的于城慶,在繁星戲劇村的話劇舞臺上深耕多年的演員張曦,如今正式邁向導演之路,帶領一幫年輕活力、創意無限的創作團隊,共同打磨出《佩奇先生》這部集溫情與喜劇于一身的誠意之作。
“張曦的身份有很多重,他是《佩奇先生》的導演、編劇、制作人、出品人之一,我們認識七八年了,全繁星都會幫助這個項目落地。”繁星戲劇村制作人朱照偉坦言,作為張曦扎根的創作土壤,繁星戲劇村致力于打造“北京首家演藝新空間集群”,旨在建立一個多功能的文化和藝術中心,為藝術家和文化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表演和展示的綜合性平臺。這個集群將成為一個匯聚了各種演藝表現形式、包括話劇、音樂、舞蹈、視覺藝術等,以及文化活動和教育項目的聚集地,為北京市的文化生態系統注入新的活力,推動藝術的創新和發展,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繁星戲劇村不容錯過的新劇《佩奇先生》,一場感動心靈的戲劇之旅,等待著您的到來,感受家庭的溫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