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4日湘潭訊 8月24日,作為世界最大的私營工業氣體、醫用氣體和特種氣體專家的德國梅塞爾集團監事會主席斯蒂芬·梅塞爾到訪湘潭,承諾將“進一步加大在湘潭產業投資和布局力度”。7天后,又有兩位跨國集團的掌門人來到湘潭:前腳,全球工程軸承和工業傳動產品領導者——美國鐵姆肯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凱爾先生介紹了擴建投資的新項目;后腳,來自德國的全球性汽車和工業產品供應商——舍弗勒集團首席執行官克勞斯·羅森菲爾德先生又高調宣布,將連續三年在潭擴大投資進行技術升級。
一周時間里,引得三大跨國集團掌門人接連造訪洽談深度合作,既不靠海也不臨邊(境)的湘潭究竟哪來的如此魅力?
合作,釋出滿滿的誠意
三大跨國集團對湘潭的密集造訪,并不是簡單的“打卡”和虛無縹緲的“秀”。
鐵姆肯的這份誠意,湘潭兩年前就感受到了。2021年3月,鐵姆肯(湖南)軸承有限公司的超大尺寸風能軸承制造基地擴建項目開工。該擴建項目新增占地面積20畝,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總投資額將超過5億元人民幣,建成后預計年新增產值2.7億元人民幣。項目建設內容包括3.4米機加工擴產生產線、貝氏體淬火線、軸承裝配線、2.5米機加工生產線等。目前該項目已經完成廠房建設和竣工驗收流程,鹽淬車間已實現竣工投產。新的生產線預計于2024年一季度全部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理查德·凱爾先生證實,此次在湘潭的擴產投資是該企業在全球的一份“大投入”。
舍弗勒集團擴產投資的“下一步”也直接指向湘潭。根據集團規劃,未來舍弗勒湘潭工廠將與舍弗勒長沙研發中心密切合作,舍弗勒長沙研發設計的智能化產品將在湘潭工廠批量生產。目前,其電子液壓助力轉向系統、智能后轉轉向系統以及轉向滾珠絲杠等智能化產品正按照項目計劃逐步推進,預計總投資2億元,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在8月31日的會見中,胡賀波笑稱,湘潭市已經為舍弗勒下一步的發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克勞斯·羅森菲爾德先生則承諾,會盡快將這片預留“空間”利用起來,和湘潭人民“一起干大事”。他充滿激情地展望,未來舍弗勒湘潭工廠的產品將隨著市場的需求逐步迭代,從傳統業務向智能化、自動化、電氣化方向發展。
梅塞爾集團對湘潭的鐘愛更是毫不掩飾。在該企業的擴產投資規劃中,有在雨湖高新區建設的2000噸/天液體空分、氪氙精制裝置及產品充裝系統投資項目,計劃投資2.5億元;另一個則是在岳塘區投資4億元建設一個占地58畝的8萬立方米空分項目。兩個項目將分別于2024年和2025年投產。屆時,湘鋼梅塞爾不僅在產能上將更上一個臺階,其業務市場也將得到極大的拓展。
密集造訪的背后,是滿滿的深度合作誠意。
誠意,只因心底的熱愛
誠意滿滿,是因為熱愛。三大跨國集團對湘潭的熱愛甚至偏愛,要從他們一直以來與湘潭的友好合作說起。
作為舍弗勒集團在全球的第75座工廠,大中華區第四個生產基地,也是第一座“未來工廠”,落戶湘潭7年來,舍弗勒湘潭工廠創造的財富如滾雪球般增長,近三年來其產值和稅收更是以幾乎每年翻一番的“火箭速度”向上攀升。今年前7個月,企業實現產值5.66億元,上繳稅收3331.37萬元。豐厚的投資回報和良好的稅收記錄,讓企業和政府對下一步的合作“充滿信心”。正如克勞斯·羅森菲爾德先生所說的,“我們與(湘潭)政府的目標完全一致,努力方向完全相同,為什么不能加大研發和生產的投入,更長久地合作下去呢?”
與舍弗勒湘潭工廠的發展勢頭相似,德國梅塞爾集團1998年在湘潭合資建設的湖南湘鋼梅塞爾氣體產品有限公司的發展曲線也是一路上揚。25年來,扎根湘潭的湘鋼梅塞爾已成長為湖南最大工業氣體生產企業,市場占有率超過60%,其銷售額也從最初的8000多萬元增長到2022年的14.7億元。近三年,企業每年繳納稅收約1.4億元,用劉志仁的話說是“為湘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成立于2008年的鐵姆肯(湖南)軸承有限公司,2022年產值已達4億元。回顧以往,理查德·凱爾先生深情地用“扎根在中國,落戶于湘潭”這句話來形容企業在湘潭15年的發展歷程。經過十余年的發展,鐵姆肯湘潭工廠已成為鐵姆肯公司在亞洲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他認為,這對于公司在中國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成就了彼此,成就了這份心底的熱愛。
熱愛,源自“幸福”的感覺
“我在湘潭有一種很幸福的感覺。”說這句話的,是舍弗勒集團首席執行官克勞斯·羅森菲爾德先生。舍弗勒全球董事會成員、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張藝林先生更具體地詮釋說,“湘潭市委市政府及湘潭經開區對舍弗勒工作的支持、配合及專業的工作水準著實讓我們驚嘆和感動。”
他們的稱贊并不全是客套。據不完全統計,早在招商引資階段,湘潭共接待舍弗勒項目團隊17次,與舍弗勒往來郵件達485封以上,為項目量身制定10余個項目服務方案,回復舍弗勒發給湘潭的157個選址問題。在建設階段,湘潭堅持第一時間回應客商訴求,幫助舍弗勒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企業投產后,政府又從政策扶持和生產要素保障等諸多方面給予其“保姆式”的關心和幫助。這才有了克勞斯·羅森菲爾德先生在會見中一再感謝湘潭市委、市政府對企業“全方位支持”的一幕。
湘鋼梅塞爾氣體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德富還記得,今年春節前,市委書記和市長到湘鋼開會,他順口提了一嘴新項目拆遷騰地的事。沒想到還真管用,協調工作加速了,“到3月底就拆完了!”“有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有相關部門良好的配套服務,在湘潭投資擴產還有什么好怕的?”張德富底氣十足地說。哪怕目前工程機械行業的市場環境并不太好,湘鋼梅塞爾仍然敢于跟人“拼刺刀”,新投資建設項目的市場目標不僅瞄準了新能源電池材料,甚至還盯上了類似于“速凍小龍蝦”這樣的食品行業“新應用”。
理查德·凱爾先生說得更直言不諱,他把鐵姆肯湘潭工廠的成功直接歸功于“這些年來政府為企業提供的良好營商環境”。特別是近兩年在鐵姆肯公司湘潭工廠擴建項目上,從項目審批到項目建設,政府各職能部門在政策宣傳、報批報建、問題解決和資金扶持等各方面創造了積極條件,幫助項目順利開展和推進。他說,湘潭市委、市政府開放務實的態度和高效的工作方式,讓鐵姆肯公司對在湘潭的發展滿懷熱情和充滿信心。
這就是一種“幸福”的感覺。這種感覺,讓即使看慣了風云變幻和人情冷暖的跨國集團掌門人也忍不住要“淪陷”。
安心,才能凝聚起信心
在湘潭,讓企業安心放心并最終凝聚起信心,是政府當下一項最重要的工作。
湘潭吉利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自實施以來,湘潭市委書記劉志仁就多次專程前往LCV項目現場指導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賀波也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調度相關工作,在各市直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該項目僅僅25天時間就草簽了合作協議,不到4個月,就順利通過了國家發改委窗口指導。“這是自2021年以來全國批復的第一起商用車并購項目,也是歷時最短的批復項目。”有了這樣的支持,該項目負責人對項目后續的達產達效十分樂觀。
不少企業負責人認為,這種樂觀情緒和堅定的信心,來自政府對產業發展科學的規劃和良好的營商環境。
去年以來,湘潭市委、市政府把實施“千百十”工程作為產業強市的主要抓手,奮力打造一批千億產業、百億企業和十億項目,加速推動強鏈補鏈延鏈,梯度培育特色產業集群。今年,湘潭市又出臺了“三改一擴”和“智賦千企”的政策措施,通過技改數改綠改,促進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這為企業實現擴能升級、提質增效提供了一份“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決心。
與此同時,湘潭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打好優化發展環境持久仗作為“一號工程”抓緊抓實,積極做好“兩閉環”“四臺賬”,開展營商環境便利度提優、安商親商暖心、降本減負惠企、市場主體滿意度提升4大專項行動,聚焦市場主體痛點難點問題,明確13個方面重點任務,推出了114項營商環境指標湘潭標準優化舉措,掛圖作戰。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共辦理企業訴求事項3572件,有效解決了用水用電用氣、項目審批、執行合同等問題,切實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訴求辦理滿意度均在98%以上。少了憂心事,多了暢通路,企業敢想敢干敢闖敢創的“野心”爆棚。
憑借科學的產業規劃、優化的營商環境,湘潭的服務越來越上“星級”,企業更安心放心。(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馮志偉 朱友芳|吳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