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楊艷 通訊員 范警元 長沙報道
高質量發展用什么保障?穩穩的幸福由誰呵護?
安全是底線,是紅線,只有筑牢底線,守住紅線,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今年,湖南將安全生產翻身仗作為全省打好“發展六仗”之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以問題為導向,筑牢安全“防火墻”,系緊發展“安全帶”。從省政府印發《打好安全生產翻身仗工作方案》,到17位省委、省政府領導帶隊對227個生產經營單位開展督導檢查,到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再到群眾安全生活環境營造,安全風險防范領域不斷延伸擴展……
安全“答卷”顯示,上半年,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向好,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實現“雙下降”。
湖南省2023年“6·16”安全宣傳咨詢日活動舉行。
壓實責任做好“全選題”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7月3日晚,省委書記沈曉明,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以“四不兩直”方式到長沙市檢查城市運行安全情況。檢查中,沈曉明強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沒有安全就難以發展,更談不上高質量發展;安全與發展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是全選題,而不是二選一。
為了答好安全題,全省上下都在努力。
制度是安全之本。今年5月份,國務院安委會印發《全國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總體方案》,湖南省安委辦、省應急管理廳結合實際,迅速將總體方案在湖南落地。
省安委會成員單位迅速行動,制定出臺相關措施,深入各行業領域企業和風險防范任務重的地區,全力防范杜絕事故風險。
省應急管理廳充分發揮“打好安全生產翻身仗專班”參謀部、指揮部、作戰部、宣傳部作用,制定打好安全生產翻身仗“1+7”方案,有力有效推動各級各部門落實安全責任;省交通運輸廳重點部署安排了5大類18項具體工作任務;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大力實施安全生產“六全”管理措施;省消防救援總隊明確了10項具體措施,全力打好安全生產翻身仗。
省安委辦多次組織省直有關單位、市州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發文推動各地各部門明確新行業、新業態監管責任分工;堅持問題導向,通過政務新媒體開展全時段的安全警示提示宣傳,一個季度制作一部安全防范工作警示教育片并在全省會議上播放,警示震懾效應明顯;全覆蓋完成379家單位2022年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對發生較大生產安全事故市縣開展警示約談、“黃牌警告”。
省消安辦提請省政府發文明確從責任體系、隱患治理、宣傳教育、救援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和工作保障等方面加強基層消防安全治理。省委組織部在年度市州、省直單位績效考核中設置生產安全指標。省紀委監委制定《措施》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強安全生產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省發展改革委將“生產安全事故”納入省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減分項指標。
岳陽11名注冊消防工程師為當地107家單位開展上門檢查服務工作。
專家服務幫助“查隱患”
今年,省安委辦、省應急管理廳專門下發通知,在全省建立專家查隱患工作機制,發揮專家的技術支撐作用,建立事故隱患排查專家庫,通過專家聯合“開方子”,幫助企業消除事故隱患“病根子”。
根據專家查隱患工作機制,省安委辦組建省級隱患排查專家庫,首批征集專家988名。專家庫專家按煤礦、非煤礦山、工貿行業、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特種設備、防汛抗旱等行業領域分專業配備,專家要有安全生產實操經驗,熟悉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具有較強現場發現、分析和解決本專業事故隱患與問題的能力。
湖南煤礦賦存條件差,安全基礎薄弱,為此,省安委辦遴選120余名企業高層管理崗位退休職工作為專家,建立煤礦重大事故隱患排查專家庫,開展專家指導服務,從專業技術力量支持和技術能力培養方面幫助企業紓困。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監管部門已組織專家指導服務52礦次,全省正常生產和建設的58煤礦企業開展重大事故隱患自查116礦次。
專家常態化服務的另一變化是監管由治標為主,變成標本兼治,企業從“要我查”逐漸轉換為“我要查”。衡陽、常德、郴州向企業發送《致企業主要負責人的一封信》,明確企業自查隱患不予處罰政策,鼓勵企業自查自改自報。行動開展以來共排查重大事故隱患7001項,到期整改4586項。
朱文祥是一名注冊消防工程師,今年年初,岳陽市消防救援支隊公開選聘專家,在全市開展消防安全重大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專家志愿服務活動,他欣然報名。幾個月下來,包括朱文祥在內的11名注冊消防工程師為當地107家單位開展上門檢查服務工作,發現各類消防安全風險隱患318處,指導完成整改257處。這也是湖南各行業領域深入探索“專業人做專業事”安全監管新路徑的一個縮影。
強力整治擰緊“安全閥”
湖南省煤業集團興源礦業有限公司某煤礦隱瞞下井人數組織生產,耒陽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責令該煤礦停產整頓,處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湘潭市經開區某碳素企業儲存酒精的專用倉庫屋頂使用B3級易燃材料,未在涉及可燃氣體泄漏的場所安裝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裝置,省應急管理廳對企業和企業主要負責人實行“一案雙罰”;新田縣某機電摩配行負責人何某某使用塑料容器分裝汽油,并將其存儲在狹小的地下空間內,6月21日新田法院判處拘役一個月,緩刑二個月,屬湖南首例消防安全領域危險作業罪案……為確保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湖南聚焦重點行業領域,狠抓整改落實,強化風險防控,以安全領域的“鐵拳”,筑牢安全防線。
高風險領域、事故多發領域是攻堅的重點,也是突破口。今年以來,省安委會啟動14個重點聯系督導組,各專委會有關成員單位派出督查檢查組和專家服務組開展督導檢查和幫扶,現場檢查生產經營單位189個,發現重大事故隱患8處、一般事故隱患589個。
6月1日,省安委辦、省消安辦聯合組織召開全省倉儲物流、大型商業綜合體和勞動密集型企業消防安全專項督導執法行動會,省應急、消防、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組成7個執法小分隊對長沙地區開展為期2個月的暗訪檢查。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為導向,隨機抽查、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現場指出存在的問題,當場提出整改要求。此次檢查共發現隱患694項,其中重大事故隱患67項。
湘西州古丈縣消防救援大隊聞“汛”而動,持續開展救援。
群防群控守護“生命線”
懷化溆浦縣龍潭鎮,位于溆浦縣最南端,屬于花崗巖地區,地質災害易發多發。6月16日上午11時08分,紅巖村群測群防員張祖友發現三戶屋后坡體上部出現裂縫并伴有雜響聲,屋后井內水位不斷下降,判斷隨時可能發生險情,立即通知坡體下方受威脅戶撤離。
11時15分,受威脅人員剛撤離至安全區域,屋后便發生山體滑坡。由于群策群防工作排查精準、預警及時,4戶14人在7分鐘內緊急轉移,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這樣巡查叫應到位、轉移避災及時的典型事件在吉首、石門、桑植等地也有上演,得到了國家防總的充分肯定和推介宣傳。
以防為先,精準預判,今年以來,湖南抓住“轉移誰、誰組織、何時轉、轉到哪、轉后如何管理”五個關鍵環節,落實防汛避險“631叫應機制”,成功應對了12輪較強降雨過程,先后緊急轉移危險區群眾4.5萬余人次,做到未潰一堤一垸、未垮一庫一壩,避免了群死群傷事件發生。
著力加強森林防滅火一體化建設,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形勢下森林防滅火工作的實施方案》,省森防辦建立熱點核查處置令制度,創新制定“立足防”八條針對性措施,防火期內每天發布天氣公報和火險等級預報,精準研判發布高森林火險預警信息,點對點叫應市縣森防指主要領導。緊急調撥森林撲火機具器材至高火險縣市,加強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建設,著力提升森林火災應急處置能力。推動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違法違規野外用火舉報獎勵機制,鼓勵社會公眾舉報違規野外用火行為。督導各地各部門常態化開展森林火災隱患“大排查、大梳理、大整治”行動,協調有序推進全省林火阻隔系統與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設,森林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提升。今年來,全省發生森林火災11起,同比減少74.4%,沒有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各項指標均為近5年來同期最低值。
2023年第22個全國“安全生產月”的主題是“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這個主題要求,濃縮了安全生產的核心要義。安全生產是一場大考,我們都是答卷人。答好統籌發展與安全的全選題,讓發展更有質量,讓幸福更有質感,讓安全更有保障!
來源:紅網
作者:楊艷 范警元
編輯:宋芳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1/53/12878304.html
(楊艷 范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