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5月19日長沙訊 傳承非遺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近日,寧鄉市木活字印刷術傳承人陳娜走進玉潭中心小學,開展“非遺進課堂,課后服務助成長”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活動中,陳娜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印刷術的發展脈絡,并從取材(梨木)、刻陽文反字、根據口訣檢字、排字、涂墨、鋪紙、拓印、揭紙等過程,重點介紹了寧鄉木活字印刷術的工藝特征。同學們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聽得極其認真,有的同學還做起了筆記,為實際操作做好準備。
在學生體驗環節,同學們分成9個小組,每組分到一套工具,團結互助、輪流操作。稚嫩的小手在排好的詩歌版面上小心翼翼地上墨、涂抹、鋪紙,然后用棕刷輕而快地按壓、拓印,最后輕輕地揭紙,一張滿是墨香的木活字印刷作品就誕生了。看到成品的時候,同學們成就感滿滿,不禁發出驚嘆,不由自主地為自己、為同學鼓掌。孩子們異常興奮,都忍不住要多操作幾次。
據了解,今年以來,寧鄉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聯合市教育局,組織開展了麻山鑼鼓、寧鄉剪紙、植物染、傳統香制作、龍燈等一系列“非遺進校園”活動。
通過活動的開展,同學們近距離感受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實踐動手能力,更激發了學生愛國愛家鄉的熱情,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馮志偉 朱友芳|曾文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