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5月17日電(黨超峰)14日,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刊登專欄作家盧綱(Alex Lo)的文章《美國主導的制裁如何摧毀經濟體,令民眾陷入貧困并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文章稱,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經濟和政策研究中心(CEPR)發布了一份名為“經濟制裁給民眾帶來的后果”的新報告,這是一份關于美國或美國主導的經濟制裁對目標國家的人民造成可怕影響的綜合研究。新報告特別關注伊朗、阿富汗和委內瑞拉。
新報告顯示,令人震驚的是,27%的國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制裁。由于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加起來占世界經濟總量的29%,經濟制裁不僅使民眾陷入貧困,而且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拖累。
對美國來說,實施經濟制裁也不是一個低成本的選擇。從拉丁美洲涌入美國南部邊境的尋求庇護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正如21名眾議院民主黨人在上周發給美國總統拜登的一封公開信中所承認的那樣,“專家們普遍認為,美國廣泛的經濟制裁是當前移民增加的一個關鍵因素。”“鑒于移民增加給聯邦、州和地方當局帶來的重大后勤挑戰,我們敦促您迅速采取行動,取消失敗的、不分青紅皂白的經濟制裁,并對您的政府繼承的已有經濟制裁政策進行更廣泛的檢討。”
根據經濟和政策研究中心提供的統計數據,經濟制裁可能導致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下降高達26%,這相當于引發了一場大蕭條。經濟制裁還導致人口預期壽命減少1.2至1.4年。
美國將國內生產總值的25%用于抗擊疫情,而委內瑞拉的這一比例可能還不到1%。按實際價值計算,受經濟制裁的影響,委內瑞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72%,石油收入減少了93%。經濟制裁導致經濟崩潰,從而引發四分之一的委內瑞拉人大規模出走,其中許多人現在都在美國邊境等待。就伊朗而言,在73種無法獲得的藥物中,有70種免于經濟制裁,但大多數國際機構仍然不會處理這些交易,因為擔心會引發 "二級 "制裁。
文章在結尾稱,就像無人機戰爭一樣,執行者通過制裁發動的經濟戰可能看起來不流血。但實際情況可能同樣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