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澄邁縣花場灣自然生態保護區,栗喉蜂虎正在喂食。姚偉攝
中新網海口5月17日電(盧剛)海南澄邁縣濕地保護協會16日介紹,有“中國最美小鳥”美譽的蜂虎鳥的身影近日頻現澄邁縣花場灣自然生態保護區。500余只蜂虎鳥在保護區內筑巢安家、繁衍生息,吸引了不少鳥類愛好者帶著“長槍短炮”前來拍攝。
圖為近日在澄邁縣花場灣自然生態保護區安家的栗喉蜂虎。姚偉 攝
澄邁縣濕地保護協會名譽會長姚偉說,今年4月,他驚喜地發現花場灣自然生態保護區內多處有蜂虎鳥的身影。特別是剛剛完成退塘還濕后留下的塘堤,隨處可以找到蜂虎鳥的巢洞。經過他與其他觀鳥愛好者一個多月的觀測和統計,今年來花場灣內繁衍生息的蜂虎鳥至少有500只。
近日,栗喉蜂虎現身澄邁縣花場灣自然生態保護區。姚偉 攝
每年4月至7月是栗喉蜂虎的繁殖期,它們會選擇集群筑巢,將巢洞設于山坡垂直的河岸或砂質的峭壁之上,然后在巢洞中產下鳥蛋,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大幅降低天敵的捕食威脅,增進群體覓食的效率,增強對幼體的食物供應與保護。
圖為近日在澄邁縣花場灣自然生態保護區安家的栗喉蜂虎。姚偉 攝
姚偉介紹,蜂虎對棲息及筑巢環境要求很高,筑巢沙土要細小松散,巢穴外部視線要好,保證陽光充足。而且這些小鳥喜靜,要找到滿足這些條件的區域,實屬不易。
經過觀測,在花場灣內,已發現有五、六個塘堤的堤壩內發現蜂虎棲息的蹤跡。目前,聚集在花場灣的蜂虎鳥主要是栗喉蜂虎,也發現少量的藍喉蜂虎。根據蜂虎鳥的習性,再過一段時間會有更多的藍喉蜂虎聚集至花場灣。
近日,蜂虎鳥在澄邁花場灣聚集。姚偉 攝
近日,大量蜂虎鳥在澄邁花場灣聚集。姚偉 攝
蜂虎鳥對棲息地環境要求極高,往年在花場灣內發現的蜂虎數量也只有少數,為什么今年會有大量的蜂虎鳥選擇在花場灣內筑巢生息?姚偉說,這與花場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2022年3月份,澄邁縣福山鎮成立退塘工作專班,歷時9個月全面完成了花場灣花場村3054.9畝養殖塘退塘還濕工作。
圖為近日在澄邁縣花場灣自然生態保護區安家的栗喉蜂虎。姚偉 攝
近日,蜂虎鳥的身影頻現澄邁縣花場灣自然生態保護區。姚偉 攝
近年來,澄邁縣濕地保護協會在花場灣內持續開展公益環保活動及生物多樣性調查和保護工作,并組織種植紅樹約10萬株,改善紅樹林面積約100畝。如今,花場灣除了生態變好外,還迎來越來越多的鳥類。
近日,藍喉蜂虎抵達澄邁縣花場灣自然生態保護區。丁恒 攝
近日,在澄邁縣花場灣自然生態保護區,栗喉蜂虎將食物送至洞穴。 姚偉 攝
目前,澄邁縣正在研究重新規劃花場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在保護好生態的同時,將其打造成為海南省內外知名觀鳥之地,讓“退塘還濕”的村民依靠即將通車的環島旅游公路和良好生態的花場灣吃上旅游飯。(完)
(盧剛)